肝硬化

肝癌有2成由「它」引起! 過年大魚大肉風險增加? 國健署:每3人就有1人得病

過年大吃大喝也會致癌? 肝癌2成風險因「它」而起:每3人就有1人得病

根據109年癌登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與108年相比,發生人數及發生率皆呈下降趨勢。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也指出,有1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我國主要死因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更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閱讀更多 »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癌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榜單,民眾往往聞癌色變;其中「肝癌」更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C型肝炎,B肝帶原者若持續性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民眾若「只知保養,卻不知要追蹤」,當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
普拿疼傳瘋搶缺貨  止痛退燒藥「錯誤吃法」傷肝腎?  醫:這類人勿多吃

普拿疼傳瘋搶缺貨 止痛退燒藥「錯誤吃法」傷肝腎? 醫:這類人勿多吃

常用止痛退燒藥「普拿疼」傳出缺貨,不少民眾到藥局買藥卻撲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有大量收購普拿疼的情況。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受訪指出,普拿疼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大部份經由肝臟代謝,成人一天攝取超過4公克以上,就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風險。

閱讀更多 »
拒當「肝苦人」!  百人健檢逾6成患「脂肪肝」  醫籲遵守「四不一多」原則

拒當「肝苦人」! 百人健檢逾6成患「脂肪肝」 醫籲遵守「四不一多」原則

現代人的肝病問題日益嚴重,「肝苦人」的辛酸沒人知,就怕自己不知!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李政祺醫師表示,在一次195位民眾腹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肝臟有異常者竟高達77.9%,其中91位有脂肪肝現象。李政祺提醒,若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成「肝硬化」,最終甚至有罹患「肝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消化系中心蘇培元醫師提醒,肝病患者不可因疫情趨緩就掉以輕心、肝病防治刻不容緩。(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這類人染疫要特別注意! 醫籲:治C肝同時還可防肝癌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統計,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已有超過萬人不幸病逝。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中,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風險是非肝硬化患者的3.31倍。有鑑於此,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消化系中心蘇培元醫師提醒,肝病患者不可因疫情趨緩就掉以輕心、肝病防治刻不容緩。

閱讀更多 »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閱讀更多 »
水果、麵包都是「地雷食物」?  果糖吃太多「脂肪肝」風險逾7成

水果、麵包都是「地雷食物」? 果糖吃太多「脂肪肝」風險逾7成

酗酒、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被認為是導致「脂肪肝」的元兇之一。不過,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而言,患病因子卻不一定是酒精,而是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的「果糖」。美國《內分泌協會》年會中公布的研究表明,水果、烘焙食品、碳酸飲料當中的高果糖,攝取過量與脂肪肝的發生顯著有關。

閱讀更多 »
中南部高盛行鄉鎮C肝風險多10倍? 名醫:及早篩檢治療肝癌機率可降7成

中南部高盛行鄉鎮C肝風險多10倍? 名醫:及早篩檢治療肝癌機率可降7成

C型肝炎隨著篩檢普及,確診人數有逐年增多趨勢。體內潛藏C肝病毒不只會變慢性肝炎,還可能引發肝硬化及肝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醫學院肝膽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受訪時表示,國內C肝相較於B肝,的確較有地域分佈及族群性傾向。戴嘉言醫師說明,全台平均C型肝炎機率約為3-4%,在中南部特定鄉鎮可能高達10%-30%,推測與早期共用針頭、刺青、針灸、牙科處理等器械感染較有關。另一方面,一些特殊族群包括洗腎患者或施打藥物毒癮者等也有較高的C肝感染風險。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