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30歲就開始忘東忘西? 6招揮別「金魚腦」、改善認知功能
覺得上班或學習時經常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若年紀輕輕卻自覺大腦「提早老化」,可能與平時生活習慣不佳、缺乏大腦鍛鍊有關。除了選擇更健康的飲食、充足睡眠與運動,以下6種措施皆可能對腦部健康產生益處,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工作表現與學習能力。
覺得上班或學習時經常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若年紀輕輕卻自覺大腦「提早老化」,可能與平時生活習慣不佳、缺乏大腦鍛鍊有關。除了選擇更健康的飲食、充足睡眠與運動,以下6種措施皆可能對腦部健康產生益處,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工作表現與學習能力。
外表看起來纖瘦有致,體脂肪卻過高的「泡芙人」族群,大腦功能將比常人更容易受損?不少研究證實,全身性肥胖將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慢性發炎的機率提高,而高體脂正是肥胖的危險因子之一。近期刊載於《JAMA Network》的研究,透過分析受試者的大腦橫斷面後發現,體脂過高者的腦損傷機率上升,且認知功能、記憶力皆呈現顯著下降趨勢。
運動能對身體帶來各種益處,包括改善肥胖與心血管疾病。近年關於運動對大腦與心理健康的影響,亦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主題之一。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博士Vernon Williams博士即指出,運動可增加大腦中化學物質的濃度,有助於提升記憶力、並降低晚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不少孩童因體力充沛、活潑好動,被家長誤以為患有「過動症」。事實上,過動症與調皮搗蛋不能劃上等號。江惠綾醫師表示,以台灣的學齡兒童來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比例大約為8-9%左右,幾乎每10人就有1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大部分患者隨著年紀增長,過動症狀會變得輕微,到了成年階段,仍有一半的患者持續困擾於注意力的問題。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成年人,在日常上班、求學時常有記憶力不佳、任務完成度不足等狀況,專注力甚至有時無法超過10分鐘。
採訪蘇琮祺心理師時,總是讓人感覺世界豁然明亮。話語中充滿溫暖力量,又兼具有條不紊的清晰邏輯,他說,接觸的面向愈廣,愈發現各行各業都需要心理師。企業需要心理師,社區需要心理師,亟待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民眾,更需要心理師幫助。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屬於自己的「床伴小物」,如玩偶、棉被等等物品。彷彿沒有它們陪伴,夜深人靜時總是寤寐難安。也有人不願意清洗隨身小物,深怕丟進洗衣機後會失去最熟悉的「味道」。事實上,這類味覺癖好其來有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睡眠時若有熟悉的氣味相伴──例如伴侶的隨身衣物,的確有可能幫助睡眠品質提升。
漫威電影中有個角色叫「蟻人」(Ant-man),超能力是可以隨時放大縮小自己的身體,並能與螞蟻對話,形象十分活潑可愛。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蟻人,他們也有對甜食來者不拒的超能力,但卻不能拯救世界,且更無法拯救自己因嗜甜過度而越來越虛弱的身體。若你屬於上述嗜甜如命的蟻人類型,除了得好好重視自己的情緒問題、慢性病風險之外,還得擔心吃甜食會讓你記憶力衰退而變成「腦殘」!
台灣上班族常常早出晚歸,今天不小心加班到8、9點,隔天早上又得7點起床,午休好不容易可以忙裡偷閒,老闆要你處理的新案子又「啪」一聲甩在桌上,根本沒有休息的餘地。就算上班時綠油精塗好塗滿、超商咖啡早晚一杯,還是覺得心好累。 現在《通用精神病學》(General Psychiatry)期刊的一項研究告訴你:先喘口氣,把咖啡杯和綠油精放下,學學喜歡在中午休息的老年人們,在午休時間好好睡一覺,對你的工作效率可能比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