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

自閉症是「大腦發炎」所引起?   醫:2-3歲是關鍵期!  「1檢查」速測孩子腦部狀態

自閉症是「大腦發炎」所引起? 醫:2-3歲是關鍵期! 「1檢查」速測孩子腦部狀態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近期在海內外引發熱潮,也讓民眾更加認識有關「自閉症」的相關資訊。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目前醫學上對自閉症的成因尚無定論,普遍認為是生理因素病變導致。不過,自閉症患者近年確診比例年年增高;且根據2020年衛福部統計,確診人數在近20年來成長約8倍之多。究竟自閉症的成因為何?又要如何得知孩子是否罹患自閉症?

閱讀更多 »
巴金森氏症非藥物治療新曙光!「神波刀」免開刀顫抖症狀當天改善

巴金森氏症非藥物治療新曙光!「神波刀」免開刀顫抖症狀當天改善

巴金森氏症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無論是顫抖(多為靜止型顫抖)或步態凍結等症狀,都可能使病人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巴金森氏症是因中腦黑質的細胞退化,大腦無法分泌足夠多巴胺,進而導致基底核迴路功能異常,無法正常調控肢體動作。雙和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專科主任羅偉倫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指出,多巴胺藥物能顯著改善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仍部分患者因藥效波動或是頑固型顫抖的問題,生活功能將受到顯著影響。

閱讀更多 »
常做惡夢是「帕金森氏症」前兆?  研究:患病風險恐暴增5倍

常做惡夢是「帕金森氏症」前兆? 研究:患病風險恐暴增5倍

中年時期經常「做惡夢」,要注意可能是老年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前兆?科學家認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做夢大多往往是離奇的、愉快的,卻鮮少是令人恐懼或害怕的。《eClinicalMedicine》近期刊載一則研究指出,約有17-78%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於早年更常做惡夢,且次數愈頻繁恐使病程速度加快。

閱讀更多 »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行動力影響死亡率? 爸媽走路慢又小碎步 當心帕金森氏症?

「要活就要動」是真的!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一個人的行動能力,與「個人健康」和「壽命長短」息息相關。過去的研究指出,長期住院臥床不起的病患,死亡率比起能正常行走的住院患者達6倍之多;步態緩慢的老年人,心血管死亡率也是步態較快者的3倍之高。

閱讀更多 »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

【專家問答集】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做什麼運動最好? 開關現象變明顯該怎麼辦?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帕金森氏症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一般而言,帕金森氏症與其他老年退化性疾病最大的差異,一是動作系統會受影響,表現出顫抖、動作遲緩、撲克臉等外顯症狀,二是主要好發時間介於55-65歲,年齡尚未到非常老年的階段。

閱讀更多 »
手抖不停肩膀硬?  帕金森氏症與中風、五十肩怎區分?  醫師教一招判斷徵兆

手抖不停肩膀硬? 帕金森氏症與中風、五十肩怎區分? 醫師教一招判斷徵兆

臺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郭馥瑄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發生原因為腦部的「中腦黑質」、「基底核」與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退化有關,至於腦部為何退化、在何時退化,仍有待醫學研究釐清。常見的發病年齡為50-60歲,診斷年齡平均約60歲左右;65歲以上的發生率約為1-2%。

閱讀更多 »
當你玻璃心碎小心得帕金森氏症

當你聽見玻璃心碎的聲音 小心把帕金森氏症給吵醒!

社會在走,讓人心碎的事情時常有,我們難免會因為旁人的一句話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但若你的玻璃心是「一碰就碎」的等級,動不動就因為環境因素、人為影響導致自己常常感到羞愧、情緒低落甚至焦慮的話,可得當心「帕金森氏症」可能會在晚年時悄悄對你招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