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健康

中元節供品久放恐滋生細菌!  營養師授5大保存技巧

中元節供品久放恐滋生細菌! 營養師授5大保存技巧

中元普渡是臺灣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家戶皆會準備三牲四果、零食飲料來敬奉祖先及好兄弟們。不過,面對五花八門的食材種類,該如何挑選供品,才能拜的有誠意又能兼顧腸胃健康?聯安診所徐景宜營養師建議,民眾在採購供品時可以謹記以下5大採買重點:包裝完整、標示清楚、優良認證、觀色聞味、適量購買。

閱讀更多 »
移植「自體糞便」不只減重還抗老?  研究:18-35歲儲存最佳

移植「自體糞便」不只減重還抗老? 研究:18-35歲儲存最佳

腸道菌叢與人體免疫系統有著緊密關連,隨著百年來抗生素及各種藥物的使用,腸道菌的重要性逐漸成為科穴關注焦點,「腸道微生物」移殖也陸續被應用於治療難辨梭菌、腸躁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方面。哈佛醫學隊研究團隊近期研究提出 ,在年輕時收集自己的糞便樣本,有可能在將來用於自體糞便移植(FMT),甚至治療各種疾病。

閱讀更多 »
濕氣重不只會水腫 6症狀都是身體太濕!中醫揭夏日「清熱利濕」吃法

濕氣重不只會水腫 6症狀都是身體太濕!中醫揭夏日「清熱利濕」吃法

炎炎夏日到來,熱氣與濕氣加重之下,身體更容易有哪些不適?陳禹維中醫師指出,當濕氣太重時,很多人會感覺自己容易水腫;有鼻過敏、濕疹、或脾胃不好的族群,症狀也可能加重。另外,「濕性重濁」,一些筋骨關節不好的族群也會變得更嚴重,因此冷氣或電扇「切記不要直吹關節」!

閱讀更多 »
端午節腸胃「太沉粽」?  營養師授「3大菜單」改善便祕、腸胃不適

端午節腸胃「太沉粽」? 營養師授「3大菜單」改善便祕、腸胃不適

端午節吃下太多粽子,高油高鹽的飲食內容不僅容易使體重增加,糯米難消化的特性更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呼籲民眾,端午節後應善用「腸胃公休日」概念,讓腸胃適當休息、避免便秘或不適感。高敏敏營養師說明,「腸胃公休日」比起常見的進食法或斷食法更容易執行,建議採取「吃六休一」的準則,一週選擇一天當作腸胃公休日。透過原型、高纖食材搭配優格、優酪乳等飲品,取代高油、高鹽與高糖飲食,可顯著減輕腸道負擔,幫助體內做「順暢大掃除」。

閱讀更多 »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習慣,加上三餐老是外食,可能容易導致便秘、肥胖,腸胃環境可能也不甚理想。不少人透過補充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照顧腸道;不過,不少天然食物亦含有大量益生菌。美國功能醫學與營養學專家Danny Ly指出,平時多吃以下6種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對於體內腸道環境而言,具有一定益處:酸菜、泡菜、味噌、鹹優格、康普茶、優格。

閱讀更多 »
攝取「纖維質」降血壓還能防失智?  專家籲多吃「4種食物」

攝取「纖維質」降血壓還能防失智? 專家籲多吃「4種食物」

多吃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為身體帶來何種益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避免肥胖與並顯著降低各疾病發作的風險。先前的研究即指出,多吃纖維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有益,且能預防糖尿病、癌症,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刊載的最新研究表明,成年人攝取足量纖維質,可降低老年後的施智風險。

閱讀更多 »
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吃?  營養師:一道「大蒜料理」補充3大營養素

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吃? 營養師:一道「大蒜料理」補充3大營養素

確診人數連日創新高,要補充哪些營養維持良好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感染病毒的高風險族群如小朋友、年長者,應特別注意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一種「系統性」的組成,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到免疫分子,都需要有蛋白質這個材料構成。因此,要維持良好免疫功能,蛋白質吃得夠最重要。成人蛋白質攝取建議約為0.8-1g/每公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