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孩童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也可能罹患「長新冠」後遺症?此前關於孩童的長新冠病例研究尚稱不足,如今不少學者表明,長新冠同樣可能影響小於18歲的青少年與兒童,且症狀似乎與成年人不盡相同。
兒童染「長新冠」風險低? 研究指「5大症狀」較常見
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此前研究已表明,年紀似乎是影響長新冠盛行率的重要因子:年紀愈長者,罹患長新冠的機率愈高。10-21歲者的長新冠發生率約為46.42%、在65歲以上長者則上升至63.64%。兒童與青少年盛行率雖然較低,但仍然可能導致嚴重程度不一的症狀表現。
黃軒醫師列舉《MedRxiv》刊載研究說明,研究團隊分析來自21個不同國家、共計80,071名兒童與青少年的確診案例。團隊發現,受試者的長新冠盛行率約為25.24%,略低於成年族群;不過其常見症狀並非以發燒、咳嗽為主,而依序為情緒不穩(約佔16.5%)、疲倦(約佔9.66%)、睡眠障礙(約佔8.42%)、頭痛(約佔7.84%)以及呼吸症狀(約佔7.62%)。
而若與未確診兒童比較,兒童確診者的症狀表現則有所不同,他們更容易出現持續性的呼吸困難(2.69倍風險)、發燒(2.23倍)、嗅味覺喪失(10.68倍)。黃軒醫師表示,家長應及時發現兒童的相關症狀、及早診治有助於孩童及青少年早日恢復至正常生活。
孩童「自然染疫」無須打疫苗? 重症醫駁:中和抗體不到10%
至於孩子去年感染新冠肺炎,是否代表已經獲得免疫力、無須再進行疫苗接種?黃軒醫師列舉《Nature
Communication》研究駁斥,此前哈佛大學醫學院蒐集過往染疫兒童的血清抗體,測試其是否能抵禦Omicron病毒,結果發現兒童體內平均僅不到10%的血清抗體,能有效中和Omicron的毒性。
哈佛研究團隊表明,兒童因染疫體而產生的中和抗體,不足以抵擋病毒感染,且無接種疫苗的兒童,染疫機率可能更高。相反地,打滿2劑疫苗的兒童,體內的中和抗體明顯較高,能有效抵禦數種變種株的感染,如Alpha、Beta、Delta、Omicron等等。
因此,黃軒醫師呼籲家長,應盡速讓孩子施打第1劑疫苗。而近日國內各縣市亦開始安排第2劑疫苗接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日亦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發布以下指南:
1. 目前國內正處於Omicron變異株社區流行階段,建議5-11歲兒童應完成2劑新疫苗接種,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2. 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2劑「間隔4-8週」以上。
3. 建議兒童族群以「同廠牌」新冠疫苗完成2劑接種。
4. 兒童確診後需等待3個月方得施打下一劑疫苗。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後續將依專家建議,規劃相關接種作業,以而保障國人健康。
資料來源:
《 兒童及青少年的Long COVID 》 – 黃軒醫師
Long 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Comparing Human Milk Antibody Response After 4 Different Vaccines for
COVID-19
ACIP專家會議建議,5-11歲兒童COVID-19疫苗2劑間隔4-8週以上、醫護人員可評估自身風險及意願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Cross-reactive immunity against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s low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rior COVID-19 or MIS-C
Incidence, co-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long-COVID features: A 6-month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273,618 survivors of COVID-19
延伸閱讀:
染疫、打完3劑仍會「二次感染」? 專家曝真相:未來「多次染疫」將成常態
新冠病毒可在腸胃「活7個月」! 與罹患「長新冠」有關? 研究:提防3大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