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警訊!流感、新冠引爆雙疫情?名醫:重症死亡最多增3成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將進入流感流行期,不少專家擔憂流感與新冠肺炎造成「雙疫情」,呼籲民眾嚴防病毒上身。衞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醫師受訪指出,免疫不佳、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雙疫夾擊造成「免疫負債」反撲。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將進入流感流行期,不少專家擔憂流感與新冠肺炎造成「雙疫情」,呼籲民眾嚴防病毒上身。衞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醫師受訪指出,免疫不佳、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雙疫夾擊造成「免疫負債」反撲。
自疫情大流行以來,不少民眾罹患「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因症狀廣泛且複雜,涉及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腦神經系統等等,難以有一套客觀測量標準,確定患者是否染病。不過,根據權威醫學期刊《JAMA》的研究,顯示長新冠接受心肺運動測試(CPET),其數值與健康正常人確實有所區別。
隨著疫苗普及、總體免疫力增強、以及藥物治療跟進下,雖然以Omicron為主的全球疫情日漸獲得控制,但仍有不少患者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得現象。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醫師指出,即使感染新冠肺炎並無「器質性」的後遺症,仍有不少康復者長期飽受疲勞、焦慮憂鬱、全身疼痛等後遺症所苦。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0/13號起,針對國內入境旅客開始實施「入境日快篩後7天自主防疫」(0+7)政策;防疫旅館也將全面退場,改以「集中檢疫所」收容自境外移入的確診者。另外,入境後只要持2天內的快篩陰性證明,自主防疫7天期間可自由外出不受限制。為何鬆綁境外防疫政策已成必然之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發文分析,若太晚開放,經濟韌性可能馬上崩盤。所以開放時程是不能再慢。
目前國內已進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不少男性擔憂染疫後是否將對下半身的「性福」造成影響。性醫學期刊《Sexual Medicine》曾刊載研究指稱,感染新冠肺炎後,病毒恐影響陰莖微血管中的「內皮細胞」,造成微血管失能、收縮;而病毒所引起的全身炎症,也是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因子。研究結果顯示,染疫者的勃起功能障礙風險較健康正常人高出20%。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防疫政策,民眾若自覺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包含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如肌肉痛、喉嚨痛、嗅味覺喪失等),可前往醫療器材專賣店、藥粧店、便利商店或藥局購買「抗原快篩試劑」進行篩檢。不過,即使快篩結果顯示「2條線」,卻仍有「偽陽性」的可能。如何能讓快篩結果更為精確?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其實先前來自加拿大的「Nova Scotia」團隊,已於《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發表研究,指出鼻腔與口腔「同時採樣」,或許有助於提升準確率。
確診後即使幸運地沒有罹患長新冠,但身體的免疫系統卻已悄然發生變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國外有不少確診者康復後接連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已有專家認為,確診新冠造成的免疫系統變化,可能導致個人面臨其他傳染病的風險。
國內BA.5疫情來勢洶洶,未確診者須持續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染疫;確診康復者也切勿掉以輕心,慎防BA.5的「再感染」(Reinfecion)。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根據最新研究顯示,BA.5的再感染可能使長新冠(Long Covid)風險增加,特定族群的住院、死亡率亦有上升的趨勢。
近日花東地區不斷,甚至傳出樓房倒塌、橋梁斷裂的嚴重災情。可別輕忽天災 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指出,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可能遠超出常人能負荷的範圍。2021年的韓國研究指出,災害不僅能威脅生命、造成經濟損失,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災戶甚至可能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憂鬱症、酒精濫用甚至輕生行為。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
台灣新冠病毒確診幼童的腦炎重症元兇,竟是先前未曾發現的變種病毒「BA2.3.7」?三軍總醫院今(14)召開記者會表示,前一波4-6月疫情高峰,部份病童病程發展迅速,甚至出現「猛爆性腦炎」。三總透過重症病童的病毒株全基因定序,發現一株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可能是兒童併發腦炎的關鍵成因。
近日數家媒體引用兩則國外論文,標題直指施打mRNA疫苗導致「人類免疫系統恐故障」或是「自然免疫系統失靈」,報導中並引述某篇回顧性論文,宣稱「疫苗接種會嚴重損害I型干擾素信號,改變先天免疫系統運作」,引起部份民眾恐慌,在網路上廣泛擴散。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教授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該報導引用的兩則論文無足夠證據力支持其論述,也不是目前科學界的共識,媒體未經查證即大肆報導,恐徒增民眾對疫苗的錯誤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