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她彎腰撿東西突「腦中風」  高溫、心血管問題是幫兇?  醫:出現5徵兆快就醫

她彎腰撿東西突「腦中風」 術後1小時就能下床走路? 醫:「及早就醫」是關鍵

生活中突遇「急性腦中風」,只要及早就醫仍能恢復良好?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柯麗櫻醫師表示,日前曾收治一名66歲婦女,幫忙大樓管理員代班時中風昏倒,經緊急送醫搶救,院方診斷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並立即施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術後1小時意識恢復後,該婦女在3天內就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也能下床走路。

閱讀更多 »
吃抗病毒藥+類清冠  她在洗腎室門口猝死!  醫揭台灣高洗腎率真相:注意慢性腎臟病5徵兆

吃抗病毒藥+類清冠 她在洗腎室門口猝死! 醫揭台灣高洗腎率真相:注意慢性腎臟病5徵兆

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近12%,因洗腎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而被稱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為何呈現逐年增加?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醫師受訪表示,因為先天腎臟病而需洗腎的比例相對穩定,洗腎人數增加主要仍與「四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共病症有關。

閱讀更多 »
30出頭就洗腎?  頻尿、高血壓當心「多囊腎」!  醫師:用藥愈早愈好

30出頭就洗腎? 頻尿、高血壓當心「多囊腎」! 醫師:用藥愈早愈好

全台洗腎人口逾9萬人,盛行率為全球第一,也因此台灣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國內接受透析治療者雖以長者居多,但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為「多囊腎」而面臨年輕就洗腎的風險。所幸,今日已有可延緩洗腎時間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有望幫助患者奪回人生主導權,避免事業衝刺期因為洗腎而阻礙重重,人生留下遺憾。

閱讀更多 »
一上車空調開最強  26歲男竟「心肌梗塞」! 醫曝關鍵因子:肥胖、三高要注意

一上車空調開最強 26歲男竟「心肌梗塞」! 醫曝關鍵因子:肥胖、三高要注意

近期連日高溫連續飆破36度,特定族群若處於極端的溫度環境中,如辦公室、住家、自駕車或捷運等處,要當心空調溫度過低導致「心肌梗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孫德光醫師表示,近日戶外持續高溫,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可能因頻繁進出室內外劇烈溫差環境,有誘發心肌梗塞的風險。

閱讀更多 »
年輕族群「出血性中風」變多?  醫師點名「這疾病」是隱藏殺手

年輕族群「出血性中風」變多? 醫師點名「這疾病」是隱藏殺手

天氣炎熱也可能引發中風?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嚴寶勝醫師受訪指出,中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出血性中風,一種為梗塞性(缺血性)中風,夏天時因天氣熱、水分吸收少而流汗增加,容易使血液變得較為黏稠而導致梗塞性中風。如果又有抽菸、喝酒、習慣吃高鹽食物,更會增加中風危險。

閱讀更多 »
天氣熱也是中風高峰期! 水喝太少、情緒暴躁易促發?  1症狀出現快就醫

天氣熱也是中風高峰期! 水喝太少、情緒暴躁易促發? 1症狀出現快就醫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驚傳疑似腦中風送醫,目前仍在觀察治療。夏季連日炎熱高溫,可能增加中風危險因子?醫師提醒,本身屬於高風險族群者,尤要注意慢性病控制,當懷疑為中風症狀發生時,務必第一時間送醫,才有機會獲得更良好的預後,減少殘障、失能甚至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
腎病變96%沒自覺!  醫師:4風險族群慎防「腎高壓」

腎病變96%沒自覺! 醫師:4風險族群慎防「腎高壓」

根據2020年腎病年報,全台透析人數高達84,615人,為避免腎功能惡化至進入洗腎,早期慢性腎臟病的防治觀念更形重要。台灣腎臟醫學會黃尚志理事長指出,臺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而患者瞭解腎臟病的比例僅3.5%,即96%患者並不知道自身腎臟有問題,其中,三高族群佔比過半,如何增加國人對早期腎臟病認知率是當務之急。

閱讀更多 »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個人是否於老年後罹患「癡呆症」,可能與過往的生活方式有關?此前學界指出,癡呆症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大腦疾病,可能的發生原因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因此,近期《Neurology》研究試圖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癡呆症風險建立聯繫,發現若在步入老年前做到「7件事」,或許有助於預防癡呆症或腦部病變。

閱讀更多 »
疫情期間「三高」控制莫疏忽!  國健署: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三高影響腦部、心臟、腎臟 嚴重恐「器官衰竭」? 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閱讀更多 »
降膽固醇靠運動沒效?  少吃紅肉才是唯一解?  醫師:「動脈硬化分析」助揪出潛在風險

降膽固醇靠運動沒效? 少吃紅肉才是唯一解? 醫師:「動脈硬化分析」助揪出潛在風險

控制「三高」是掌控健康的關鍵,除了藥物以外,不少民眾欲透過運動降低膽固醇,但成效往往相當有限。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解釋,降低膽固醇主要與飲食關聯性較大,單靠運動效果有限。建議民眾飲食避開「動物性飽和脂肪酸」,也就是富含脂肪的「紅肉」,避免肝臟合成過量的膽固醇。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