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十大健康新聞! 曬太陽助長男性性慾? 確診康復後能愛愛嗎? 高敏感人格根本不科學?
2022年面臨Omicron變疫株肆虐,新興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同時,疫苗技術的突破,也推動癌症疫苗的研發往前邁進,而癌症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應用開發也在不斷邁進。體重管理觀念抬頭,愈來愈多人追求減重的同時,竟也意外造成糖尿病針劑藥物的缺貨。回顧今年還有哪些最受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以下為《潮健康》整理2022年十大健康新聞。
2022年面臨Omicron變疫株肆虐,新興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同時,疫苗技術的突破,也推動癌症疫苗的研發往前邁進,而癌症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應用開發也在不斷邁進。體重管理觀念抬頭,愈來愈多人追求減重的同時,竟也意外造成糖尿病針劑藥物的缺貨。回顧今年還有哪些最受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以下為《潮健康》整理2022年十大健康新聞。
男性過於頻繁地自慰,可能影響實際「提槍上陣」時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醫師表示,不少男性擔憂過度手淫引起腎虧、或影響周邊器官,實際上過度自慰的影響仍與陰莖本身的硬度、以及與伴侶性愛時的實際表現有關。
男性過於自戀當心「早洩」風險?先前心理學家已表明,自戀行為與性伴侶眾多、婚外情行為可能有關,且並不局限於性別與年齡差異。而自戀傾向除了與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是否也可能影響生理機制?《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刊載研究指出,具有自戀傾向的男性,更有可能出現「早洩」症狀。
性生活不只是生理需求的滿足,也可能是健康狀態的反映?《性醫學雜誌》曾在2020年刊登一項研究,從美國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數據,分析了15,269名成年人的性生活頻率。研究指出,性生活頻率最高的族群比起頻率最低的人,整體死亡率呈現顯著下降。
有性功能障礙問題,不僅與生理上的疾病有關,和個人的自信心與性別角色,也有顯著的關聯性?過往關於性功能問題與伴侶關係的研究較少,近期《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研究指出,更高的「性自尊」與較傳統的性別角色,與較低機率的性功能障礙風險有關。
現代人愈來愈難得到快樂?肇因於工作與經濟壓力,若平時無適當管道做抒解,負面情緒恐怕將發展成心理疾病,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民眾若自覺情緒低落、負面情緒無法抹消,諸多研究已證實,下列措施能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或許有助於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每天都想「來一發」是性成癮了嗎?臺灣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童嵩珍主任表示,醫學上其實並沒有「性成癮」的診斷,但是可能會出現做愛「次數過多」 甚至「亢進」的情況,較近似於強迫症的模式。這種與藥物、酒精、物質濫用單一因素引起的成癮現象有所不同。
男性在服用威而鋼後,大多期待在床上能「大展雄風」,為何實際上陣時小兄弟仍舊「垂頭喪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服用威而鋼仍無法正常勃起,不見得與藥物劑量有關,而可能是使用方法錯誤所致。提醒男性在服用威而鋼前,應避免以下6種行為。
性行為不只是伴侶之間的魚水之歡,也被視為一種運動型態,過程中會增加熱量消耗與心率上升。不過,進行性愛時的身體會達到多大運動量?性愛是否可以當成幫助減肥的運動?男女之間是否有所差異?文獻回顧分析給出了初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