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保不給付存活率恐差3倍! 醫點名肺鱗癌、頭頸癌慘列「治療弱勢」
肺癌長年為十大癌症死亡人數之首,已被稱為臺灣的「新國病」。近年肺癌在檢測基因突變的「精準治療」領域雖有長足進步,但大多數的藥物進展與給付對象是肺腺癌族群。相較之下,第一線治療只有化學治療為主的「肺鱗癌」,可謂是國病當中的「弱勢癌」。
肺癌長年為十大癌症死亡人數之首,已被稱為臺灣的「新國病」。近年肺癌在檢測基因突變的「精準治療」領域雖有長足進步,但大多數的藥物進展與給付對象是肺腺癌族群。相較之下,第一線治療只有化學治療為主的「肺鱗癌」,可謂是國病當中的「弱勢癌」。
若罹患罕見的「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不僅第一線治療選擇較少;若有先天基因染色體缺陷,高風險族群更可能錯失關鍵救命時機?所幸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首納健保,有效延長存活期,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可謂如虎添翼。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日本國際知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傳出肝癌逝世。由於早期肝癌幾乎沒有徵兆,不清楚自身是否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者應及早檢查並密切追蹤。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超音波室主任主任胡瑞庭醫師受訪表示,日本與台灣肝炎流行狀況不同,日本以C型肝炎居多,台灣則是B型肝炎盛行率較高。由於C型肝炎口服藥是近年方才問世,像三宅一生的年長者如果有C型肝炎帶原,早期治療效果較不理想,可能也會影響肝病及肝癌發生率。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許多國家,更是我國中壯年男性的健康殺手。據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為男性第四名,且近5年來,新發生人數不斷上升,每年有近萬人確診。朱本元理事長指出,相較於其他癌症,在免疫療法出現前,頭頸癌已有十年未有新藥、治療受限;直到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將免疫療法列入晚期頭頸癌優先建議治療,然因我國健保尚未接軌國際,使許多患者可能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
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目前盛行率約11%、人數逼近240萬。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息息相關,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症與心衰竭的機會超過2倍,而國人新增洗腎人口有超過4成源自糖尿病,是新發生洗腎的最大主因。當糖尿病一旦進展為晚期腎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糖尿病不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若合併肥胖造成「糖胖症」,可能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更為不利。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羅鴻捷醫師表示,近50%初期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當肥胖合併第2型糖尿病即為糖胖症。若控制不佳,將會引起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眼睛病變、腎臟病等等,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
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6年,癌症病患5年相對存活率也從40.7%提升至59.7%。雖然台灣健保制度享譽全球,但健保給付生效時間過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等情況,致使許多癌友必須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治療病人時,即便有相對應的治療武器,卻因健保未給付、病人難以自費而無法使用。近年來癌症治療的新藥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