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潛在人數破百萬? 異位性皮膚炎逾6成合併氣喘、鼻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引起乾燥、泛紅、搔癢難耐的皮膚炎症,多於幼童時期發病。根據健保資料,臺灣每年約有37萬人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不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指出,不少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尋求偏方而未接受正確治療,實際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人數可能是就診的2-3倍。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影響皮膚外觀,也可能導致睡眠、情緒、工作能力下降,造成家庭及社會各種層面的衝擊。患者易衍生情緒低落、焦慮、憂鬱等身心狀況,皮膚長期發炎也容易引起其他共病,約有2/3患者同時有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氣喘等問題。
朱家瑜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而易復發的發炎性疾病,約有1/2到1/3的病人在幼年發病後會持續到成年。早期,社會大眾對異位性皮膚炎認知不足,許多病友、家屬認為「長大自然會好」,導致童年時期掉以輕心,一旦進入成年期後易演變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須在門診長期追蹤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應及早治療 避免皮膚「破口」加重惡化
朱家瑜醫師提醒,家中如果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家長務必要有「及早治療」的正確觀念。倘若孩子從1-2歲發病直到10多歲青春期之間未妥善照護,就容易造成皮膚慢性發炎,導致皮膚表面出現大量「破口」,過敏源更容易穿透皮膚、經皮吸收,增加惡化風險。
「即便是很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在1-4歲時也需要很認真的治療,比較容易在進入青春期後緩解改善!」
朱家瑜醫師指出,臨床佐證發現未及早妥善照護的孩子,過敏源可從1-2種到長大後增加為20種以上,顯示未正確治療將使孩子皮膚持續受損。一旦進展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更應該積極接受標準醫療,切勿尋求偏方以免症狀惡化。
近5成曾受歧視霸凌! 異位性皮膚炎社會、家庭影響大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影響生理,對患者的生活、工作、人際都可能帶來極大困擾。根據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調查,約有48%患者曾經受到歧視、排斥或是言語霸凌,三成以上覺得心情與人際關係受影響。再加上平時照護與醫療自付費用的經濟重擔,更加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面臨的身心壓力。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健保給付治療外,需要自行負擔的費用包括自付額、交通費、營養保健品、保濕用品等。疾病愈嚴重者經濟負擔愈大,約三成中重度病友每年花費超過10萬元,其中不少人是自費使用新藥。
2022年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倡導主題為「Inside Atopic
Eczema」,除了喚起社會大眾對疾病進一步認知,也呼籲大眾瞭解病友的身心負擔。朱家瑜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對社會及家庭造成的損失,比大眾想像更大更廣,期待未來有更多先進藥物納入給付,幫助異位性皮膚炎有效治療控制,延緩病程進展,提升患者生活,降低對家庭、社會的照護負擔。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亂用偏方更糟糕! 吃藥、打針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有解? 藥物已有健保給付? 醫:「這治療」副作用低不傷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