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反應

又有新病毒!COVID-19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提防Delta捲土重來

又有新病毒! COVID-19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 提防Delta捲土重來

台灣本土病例連日暴增超過數萬例的同時,COVID-19病毒的演化進展也未停下腳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刊登報導指出,南非科學在上一代Omicron變異株現世後的6個月左右,又再次發現BA.4和BA.5兩種亞型,而且這兩種變異珠的傳播力較早期的Omicron版本根本,具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潛力。

閱讀更多 »
擔心確診後「重症」風險增加? 研究指住院「第3天」是關鍵期

擔心確診後「重症」風險增加? 研究指住院「第3天」是關鍵期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是否將進展為「重症」,透過檢測體內的「免疫反應」便可得知?美國南加州大學發表於《歐洲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大會》(ECCMID)的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患者平均住院「第3天」後,將是決定重症與否的關鍵期。透過事先檢測患者體內的宿主蛋白活性,有利於辨別病程的未來走向,進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
打「第4劑」對抗Omicron有效嗎?  以色列研究表明:好處恐「微不足道」

打「第4劑」對抗Omicron有效嗎? 以色列研究表明:好處恐「微不足道」

本土疫情於3月27日再度爆發,不僅單日確診新增83例、境外移入更高達120例,疫情儼然出現升溫態勢。此狀況也不免讓人思考,是否該將「第4劑」列為未來的防疫方針之一?素以施打疫苗效率快速聞名的以色列,今年1月率先針對醫事人員施打第4劑,結果顯示接種第4次疫苗的益處,可能不如各界想像地多。

閱讀更多 »
「熱量限制」更長壽:幫助胸腺製造T細胞、減少發炎體作怪

「熱量限制」更長壽:幫助胸腺製造T細胞、減少發炎體作怪

科學家在過去數十年間,針對蒼蠅、老鼠的大量動物實驗中發現,限制熱量攝取有助於延長生物體的壽命。不過,人體是否能夠因此得到相同益處,仍無大型實驗數據能夠直接證明。耶魯大學研究團隊宣稱,限制熱量影響了一種與延長健康壽命有關的蛋白質「PLA2G7」,確實能夠減少慢性發炎,也增加了T細胞的數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