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只是重感冒! 新生兒染1病毒竟器官衰竭,醫示警家長:冬天是高峰期
RSV感染可能是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住院率比腸病毒高出7倍,冬季更是高峰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示警,RSV可迅速破壞呼吸道,導致嚴重肺炎、心肌炎及器官衰竭,部分個案痊癒後仍可能引發氣喘等長期健康問題。目前,針對高風險早產兒或心臟病童,健保已提供單株抗體施打,有效減少重症風險。醫師建議家長勤洗手、減少公共場所接觸,並考慮單株抗體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RSV感染可能是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住院率比腸病毒高出7倍,冬季更是高峰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示警,RSV可迅速破壞呼吸道,導致嚴重肺炎、心肌炎及器官衰竭,部分個案痊癒後仍可能引發氣喘等長期健康問題。目前,針對高風險早產兒或心臟病童,健保已提供單株抗體施打,有效減少重症風險。醫師建議家長勤洗手、減少公共場所接觸,並考慮單株抗體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歌神」張學友來台演唱,卻不幸於演出前數小時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宣布緊急停辦演唱會,讓無數歌迷為之扼腕不已。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教授黃立民醫師對此表示,RSV感染族群涵蓋各年齡層,尤其脆弱族群如長者、幼童更要留意重症風險。
全球湧入大量「兒童白肺」事件,甚而引起世衛組織(WHO)的注意,表達對中國境內病例激增的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說明,目前北京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存」的趨勢,除了近期爆發的肺炎黴漿菌之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的案例也同步上升。
口罩、乾洗手先別急著收!近日中國北部引爆「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大規模感染,目前台灣也已傳出多起感染案例。黴漿菌是否將接棒新冠、流感病毒成為冬季疫情的主要威脅?黃軒醫師表示,黴漿菌生長時間緩慢、潛伏期長,是否會形成新一波的感染浪潮,實是有待觀察。
新冠疫情雖以步入尾聲,但接踵而來的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疫影響不少民眾的生活。如今近期於社區內傳染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者更有超越「孩童殺手」RSV病毒的趨勢?hMPV病毒又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
睽違812天,國內的「室內口罩禁令」終於在今日(20日)宣告解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事實上口罩禁令的鬆綁確實有其必要性,對於民眾的生活習慣、社會氛圍,乃至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都有以下明顯的好處。
各國防疫規範雖然逐漸開放,但是新冠病毒仍持續不斷變異,歐美各國的流感疫情也攀升至十多年來的新高峰,加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蠢蠢欲動,三大傳染病正在蘊釀一場新的「完美風暴」,被稱為不可忽視的「三重流行」(Triple Epidemic) 。
隨著疫情趨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意調整口罩政策,最快在本月(11月)前有望「戶外免戴口罩」。對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提醒民眾,國人希望盡早回歸正常生活,雖期待口罩逐步解禁,但口罩政策放寬,並不意味著個人防疫也該跟著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