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爽吃生魚片竟「附贈寄生蟲」! 腸胃科醫師驚曝:連胃酸都無法殺死
吃完美味的「生魚片」,突然自覺腹痛、噁心,可能是食物中的「寄生蟲」所引起?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吳文傑醫師於社群分享,日前診間一名患者出現嚴重的胃食道逆流,隨即就醫並照胃鏡後發現,該患者的胃部竟有一隻活跳跳的「寄生蟲」。
吃完美味的「生魚片」,突然自覺腹痛、噁心,可能是食物中的「寄生蟲」所引起?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吳文傑醫師於社群分享,日前診間一名患者出現嚴重的胃食道逆流,隨即就醫並照胃鏡後發現,該患者的胃部竟有一隻活跳跳的「寄生蟲」。
近年風行的「瘦瘦筆」或「減重筆」傳出嚴重缺貨,甚至排擠到部份糖尿病人的用藥需求。瘦瘦筆如今被視為體重管理與維持體態的利器,其發明與糖尿病治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馬文雅醫師表示,對於無法控制食慾或嚴重病態的糖尿病人,以往只能透過減重手術來達到體重控制,而「瘦瘦筆」類的針劑藥物,無需手術就能達到抑制食慾、降低體重的效果,確實是這類病人的福音。
確診新冠後引起之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不僅容易造成疲倦、腦霧、嗅味覺喪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甚至有罹患「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的風險?根據荷蘭研究團隊發布於《MDPI》的論文,長新冠患者從仰臥姿勢直立後,出現POTS症狀者為100%。
近年糖尿病藥品發展快速,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和「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除了不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還額外提供心血管保護及減重的效果。不過,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雖然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副作用相較低,近年仍有接獲疑似因GLP-1受體促效劑,導致急性胰臟炎之藥害救濟申請案,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
外出旅遊時常有暈車或暈船的情形,不少人為求改善暈眩症狀,會選擇服用暈車藥改善不適症狀。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民眾,暈車藥雖可以緩解噁心、暈眩,但用藥前仍應遵守相關規定,特定族群切勿逕自購買使用;有服用其他藥物者也需注意交互作用影響藥效。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若吃胃藥後仍無法改善,可能要注意為「膽結石」問題。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醫師表示,膽結石不適感與胃痛相似,所以時常被搞混甚至延誤就醫。兩者該怎麼區別,除了從發作時間點、疼痛位置分辨外,也可藉由超音波清楚做出判斷。
免疫力低下與癌症患者不只有更高染疫風險,也容易因感染「困難梭菌」而造成反覆腹瀉。一名50歲女性卵巢癌病人,因反覆3次感染困難梭菌,不只一天拉肚子高達十數次,導致無法進食與繼續化療,腫瘤更因此惡化,所幸「微菌叢移植」(FMT)治療一天後成功止瀉,後續得以持續接受抗腫瘤治療。林口長庚胃腸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癌症病人感染困難梭菌並不少見,這名女病人因太常拉肚子,甚至出現痔瘡出血、肛門周圍破皮,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完全不敢吃東西,在家中拉肚子拉到脫水昏倒。檢查後赫然發現腸道黏膜因感染發炎已有萎縮現象,接受微菌叢植入後一天內即止瀉,三天後順利出院,至今未有復發情況。
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近12%,因洗腎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而被稱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為何呈現逐年增加?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醫師受訪表示,因為先天腎臟病而需洗腎的比例相對穩定,洗腎人數增加主要仍與「四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共病症有關。
全台近日車禍頻傳,知名藝人林志穎也因車禍受傷送醫。車禍時產生的劇烈撞擊力道可能造成腦部與神經損傷,導致「腦震盪」或「外傷性腦出血」,患者不只需要留院觀察症狀是否有惡化,當出血量過多或腦部正常組織受壓迫時,甚至需要緊急手術才有機會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