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肥胖、熬夜更折壽! 牛津研究:「抽菸」與21種疾病有關,恐增6成死亡風險
牛津大學針對49萬人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壽命影響遠超基因,其中吸菸增加60%死亡風險,與21種疾病有關,比失業、熬夜更折壽。研究列出十大減壽因素,包括吸菸、睡眠不足、失業、居住環境等,並指出改善兒童生活環境有助降低成年疾病風險。研究主持人Cornelia M. van Duijn博士強調,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可顯著延長壽命。此研究顛覆疾病成因認知,突顯環境因素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牛津大學針對49萬人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壽命影響遠超基因,其中吸菸增加60%死亡風險,與21種疾病有關,比失業、熬夜更折壽。研究列出十大減壽因素,包括吸菸、睡眠不足、失業、居住環境等,並指出改善兒童生活環境有助降低成年疾病風險。研究主持人Cornelia M. van Duijn博士強調,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可顯著延長壽命。此研究顛覆疾病成因認知,突顯環境因素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肥胖是目前全球最重大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更是增加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癌症與胃食道逆流等共病症的危險因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975年到2014年之間,全球肥胖比例急升三倍,相關併發症的治療費用每年高達1兆美元。
男性上廁所時開始「滴滴答答」尿尿變慢、尿不乾淨,除了注意攝護腺肥大,也可能是性功能障礙徵兆?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翁竹浩表示,攝護腺肥大與性功能障礙都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發生機率的疾病,容易在男性身上同時發生。
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化學物質暴露過量,可能造成大腸發炎或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風險?一份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動物研究指出 ,小鼠長期接觸「紅色40號」的人工色素成份會誘發輕微大腸炎,而著色劑的慢性暴露可能干擾小鼠的腸道微菌叢,增加大腸發炎問題。
因演出《雷神索爾》一炮而紅的澳洲巨星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日前接受美國雜誌《浮華世界》(Vanity Fair)專訪時指出,經基因檢測後發現自己具有高度阿茲海默症風險。在完成所有宣傳與手邊的工作後,漢斯沃選擇暫停演藝活動,並打算回到澳洲陪伴自己的妻子與女兒。
不少男性為求外觀乾淨整潔,養成每日刮鬍子的習慣,但往往一刮除後隔天隨即長出鬍渣,令人不勝其擾。衛福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接受專訪表示,男性歷經青春期後,體內雄性激素迅速攀升,使得鬍鬚的生長速度增快。大致而言,種族、基因以及雄激素受體對毛囊的反應,仍是決定鬍鬚生長的關鍵要素。
「醫師,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有易胖體質?」這是許多民眾在減重門診開口的第一句話。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蔡明劼醫師表示,從嚴謹醫學角度而言,並沒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只有「內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內分泌疾病有明確的檢驗診斷標準,確實可能造成患者肥胖,但並非是多數人體重上升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