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首甘為後庭園丁 從立志外科到痔瘡專家/盧延榕醫師專訪
「我想不會有多少醫學院學生,從讀書時就立志成為一個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醫院裡最臭的兩種刀都是我們在開的,基本上就是修水管跟通水肥的概念!」談起成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歷程,盧延榕醫師不改爽朗幽默。臺大畢業卻選擇到榮總擔任住院醫師,在醫學界圈子畢竟相對稀少。他笑説自己有點叛逆,心中自始不改想走外科的初衷,要以雙手直接為病人解決問題。而大腸直腸外科的手術和檢查,正是他一展才華,造福病人的舞台。
「我想不會有多少醫學院學生,從讀書時就立志成為一個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醫院裡最臭的兩種刀都是我們在開的,基本上就是修水管跟通水肥的概念!」談起成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歷程,盧延榕醫師不改爽朗幽默。臺大畢業卻選擇到榮總擔任住院醫師,在醫學界圈子畢竟相對稀少。他笑説自己有點叛逆,心中自始不改想走外科的初衷,要以雙手直接為病人解決問題。而大腸直腸外科的手術和檢查,正是他一展才華,造福病人的舞台。
夏日戲水或實施親水活動時,不僅要注意做好防曬、防溺措施,也要慎防細菌感染引發傷口發炎、甚至壞死。萬芳醫院感染科李文生醫師表示,日前有一釣客不慎被魚鉤刺傷,起初認為傷口小僅有優碘消毒;豈料3天後傷口惡化造成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及局部組織壞死,經針劑抗生素治療加換藥才逐漸好轉。
皮膚上沒有明顯傷口,卻感覺紅、腫、熱、痛竟然是「蜂窩性組織炎」?國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崔可忠醫師受訪表示,蜂窩性組織是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與皮下組織導致感染發炎,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發紅、發腫、溫熱感及疼痛感,有些嚴重病患會出現發燒症狀。當細菌感染跑入血液中時,嚴重時可能造成敗血症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