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胞治療終落地:CAR-T細胞免疫治療獲健保給付 點燃血癌及淋巴癌新生機
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為國人男、女性癌症致死排行第九及第十名,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合計造成超過2500位患者死亡 。雖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前線治療有極佳預後,但仍有1-2成的兒童(ALL)以及高達5成的成人患者(DLBCL)復發。
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為國人男、女性癌症致死排行第九及第十名,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合計造成超過2500位患者死亡 。雖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前線治療有極佳預後,但仍有1-2成的兒童(ALL)以及高達5成的成人患者(DLBCL)復發。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治癒」HIV的第3起案例報告,今年2月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廣受注目,然而,是否所有HIV感染者都適合接受幹細胞移植,一勞永逸清除體內的病毒威脅?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對所有家長而言,孩子但凡受點小傷、生了小病往往都會讓父母自責不已,更何況是「罹癌」這樣的噩耗出現。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指出,所有兒童癌症之中以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佔比最高,發生率達25%、平均每4名癌童就有1人罹病。
美國傳出全球第三例、女性首例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者接受「幹細胞移殖」治療後痊癒的「紐約病人」個案。報告宣稱,幹細胞治療不只治癒這名64歲女性的急性骨髓白血病,在她體內也已14個月偵測不到任何HIV病毒。顯示基因治療有望引領科學朝治癒HIV的方向繼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