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冬天吃鍋、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冬天吃鍋、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國泰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火鍋大餐隱含的高熱量,會使膽固醇上升,若有家族病史,則可能進而讓血壓飆高、甚至造成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增加。除了飲食習慣不佳可能導致心血管事件發生,民眾喜歡在寒流來襲時「泡湯」,沸熱的溫泉與環境氣溫溫差極大,一旦驟然起身,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過度擴張和收縮,導致暈厥、姿勢性低血壓發生。民眾喜歡在寒流來襲時「泡湯」,沸熱的溫泉與環境氣溫溫差極大,一旦驟然起身,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過度擴張和收縮,導致暈厥、姿勢性低血壓發生。民眾喜歡在寒流來襲時「泡湯」,一旦驟然起身,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過度擴張和收縮,導致暈厥、姿勢性低血壓發生。

閱讀更多 »
胸悶、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胸悶、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心跳超過「X下」就是心律不整?

近期不少民眾因打完疫苗後,突然有胸悶、心悸等症狀,擔憂與副作用或心臟疾病有關,尋求心臟科看診的比例有所增加。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若胸悶或心悸情節嚴重、且先前尚未發生過任何相關症狀,前往心臟科就診檢查有其必要。陳玠宇醫師認為,年輕族群無任何三高風險因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沒有抽菸、肥胖等問題,單純胸悶症狀可能是良性心律不整發作,多休息、多喝水即可改善。醫師指出,年輕人心臟不適以「二尖瓣膜脫垂」最為常見,尤其以年輕女性為好發族群。

閱讀更多 »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醫師:有2大危險因子快檢查

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極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閱讀更多 »
AI偵測肺結節準確度有望破9成

肺癌提早發現? AI能偵測肺結節? 國泰醫院3000例實測:準確度有望破9成

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超過10年,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透過X光發現時多已超過1公分而有轉移風險,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但因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輔助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及正確性,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開發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針對超過3,000例、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寄望未來能讓肺結節更加無所遁形,並幫助肺癌及早診斷。

閱讀更多 »
乾癬是什麼?  哪些部位出現徵兆要注意?  醫師:亂吃「補品」影響免疫力恐大爆發

乾癬是什麼? 哪些部位出現徵兆要注意? 醫師:亂吃「補品」影響免疫力恐大爆發

關節痛、指甲變形、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都跟乾癬有關?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會使皮膚細胞生長速度增加,造成快速脫屑,最大特徵是皮膚表面會有界線清楚的紅色斑塊,並帶有銀白色碎屑,好發部位包括頭皮、耳後、膝蓋、手肘、股溝,氣溫溼冷時症狀容易更明顯。羅陽醫師指出,乾癬患者的指甲會出現類似水滴型的凹陷,且帶有一點一點的斑點。病人也可能出現指甲易脆、易裂,容易與灰指甲混淆。統計發現,約有10%-30%乾癬病人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

閱讀更多 »
久坐肥胖吃太好恐導致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久坐肥胖吃太好 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師:輕忽控制後恐「後悔莫及」

近年來,由於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估計已超過200萬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主任陳清助醫師表示,導致現代人糖尿病風險增加有兩大原因,一是飲食精緻及含糖食物攝取過多;一是運動與活動量減少,久坐等生活型態造成肥胖,肥胖又與糖尿病息息相關。陳清助醫師指出,從每四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發現,無論男、女性,國人的肥胖比例皆持續增加,而四十歲以下的糖尿病年輕患者,發生率更是呈現45度斜率的上升趨勢。

閱讀更多 »
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心肺功能相關。各年齡層輕忽心肺耐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年輕族群或因重訓風氣興盛,追求鍛鍊肌肉而較少心肺訓練。對銀髮族年長者而言,則可能缺乏心肺耐力檢測工具,再加上疫情期間減少活動,導致心肺耐力下降,增加失能與其他共病危機。事實上,心肺耐力是重要的體適能指標,與身體攝氧能力有關,影響呼吸、心臟、循環、肌肉等系統。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副教授蔡美玲指出,心肺耐力會影響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容易造成骨鬆、憂鬱、失智、失能等風險。

閱讀更多 »
胰臟癌難篩檢-有吃胃藥沒緩解請就醫

「癌王」胰臟癌為何難篩檢? 血糖突升高是警訊? 醫師:胃痛吃藥沒緩解快就醫

前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傳出因胰臟癌辭職並接受治療。胰臟癌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已是晚期。義大醫院消化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國內約8成5到9成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3-4期。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的原因是缺乏理想檢查工具。臨床最常使用的超音波檢查,易受胃部空氣阻隔,不易觀察胰臟構造的整體變化。

閱讀更多 »
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腦中風症狀

腦中風年奪上萬人命! 國健署推「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症狀

腦血管疾病自2016年起於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為第四名,雖較前一年下降一名,但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平均每年仍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為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年一起響應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呼籲國人重視腦中風防治的重要性,並參考美國國家中風協會(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的中風風險量表(Stroke Risk Scorecard),推廣「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民眾可自行評估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
咖啡當水喝當心神經過度興奮

別把咖啡當水喝! 高敏敏營養師:當心神經「過度興奮」反效果 6族群最好避免過量

咖啡是上班族們工作提神的好夥伴,但是咖啡因具有刺激性,長期過量攝取仍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衛福部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少於300至400毫克(mg),約等於一份大杯冰美式咖啡,或是2份大杯冰拿鐵,若一天飲用超過2杯冰美式咖啡,且合併食用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食,攝取量很容易就會超標。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咖啡因屬於可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劑,也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讓身體處於亢奮狀態。

閱讀更多 »
每晚打鼾容易中風和心肌梗塞

每晚「打鼾」容易中風和心肌梗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需要動手術嗎?

夜間產生「打鼾」症狀,在台灣並不少見,當枕邊人鼾聲雷動時,千萬別只當作小毛病,更要注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順誠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佑誠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肇因於「呼吸道塌陷」,也是造成打鼾的主因。一旦呼吸道嚴重塌陷,就可能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

閱讀更多 »
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研究:每天有氧運動20分鐘 助青少年腦震盪加速恢復

腦震盪症狀輕重差異極大,從輕度的頭痛、頭暈、噁心,到重度失憶、昏迷,甚至可能引發續發性變化如腦出血、蜘蛛網膜下出血,硬膜上下出血等。一般情形下,腦震盪病人會被建議停止活動,專心休養並觀察身體變化。同時也減少大腦進行認知與運動,避免誘發症狀的可能。有氧運動是否對較年輕的腦震盪患者有正面幫助?近日發表於《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期刊的新研究則認為,在運動環境下發生腦震盪青少年,腦震盪症狀最早期的10天內如果進行有氧運動訓練,可能有助加快恢復,而腦震盪症狀的持續風險也能降低48%。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