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越大預期壽命越短? 重症醫示警:「腰圍」變粗5公分 死亡率最多增9%
上班族、久坐族要注意!如果「腰圍」數值開始不受控地成長,可能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內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有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
上班族、久坐族要注意!如果「腰圍」數值開始不受控地成長,可能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內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有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全球超過十分之一人為糖尿病患者,且其中高達90%為第2型糖尿病,對此,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衛教宣導呼籲人們「瞭解風險、認識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
類固醇具有強效「抗發炎」作用,然而,在特定族群如有早產跡象的孕婦身上,短期施打類固醇是否對新生兒造成其他健康影響?研究發現孕期施打類固醇恐增加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住院嚴重感染風險如敗血症、肺炎與急性腸胃炎風險升高1.22至1.52倍。
「乾癬」是種免疫異常的疾病,不僅影響皮膚與關節健康,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心理疾病風險。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昀臻醫師受訪表示,過去乾癬治療方式主要依賴口服藥物、外用藥膏和照光等傳統方式。但隨著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的發展,更多尖端治療可作為控制疾病的武器。
「高血壓」素有沉默殺手稱號,根據衛福部資料,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死亡,分別為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6位。且高血壓並非長者專利,不少年輕族群因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高血壓的患病人口亦有逐年增加。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傳出因心臟病猝逝,年僅68歲。秋冬氣溫變化劇烈,為何易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受訪表示,氣溫驟然變冷易令血管劇烈收縮,尤其是心臟血管一旦發生收縮痙攣,血管或血管壁上斑塊就容易被擠壓破裂,造成嚴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驚傳於今日(10/27)凌晨因心臟病發於上海逝世,享壽68歲。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較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人類在過了某個年紀區段後,將會不可避免地迎接「雪崩式衰老」的命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人體衰老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歷經某個臨界點後,大腦將可能如同墜崖般急遽衰老、出現崩塌式退化,甚至危及壽命。
時至秋天,同時也是柿子與螃蟹盛產的季節。網路傳聞螃蟹與柿子一同食用,恐會有「中毒」的風險,究竟是否為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澄清,2種食物一起吃並不會引起中毒,但柿子中的「單寧酸」與螃蟹內豐富的蛋白質結合,容易凝結成塊而不利於腸胃吸收,腸胃敏感者甚至可能引起腸絞痛。
一名30歲年輕女性因心悸與胸痛症狀來到門診求治,在一系列的檢查報告,均顯示這位女性心臟功能良好,也沒有結構性的異常,但其24小時心電圖檢查發現一天竟然有超過一萬下的「心室早期收縮」,因此開始接受口服藥物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為111年台灣第二大死因;事實上不僅肥胖、高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升高等會導致心臟病發生,「工作壓力」的無形增加,可能也是引起心臟病發的一大元凶。研究發現,長期職場上的壓力積累,最終可能導致心臟病患病風險暴增1倍之多。
根據衛福部資料,45歲以上中老年族群之高血壓盛行率為28%;20-39歲青年也有將近7%有高血壓問題。雖然學界普遍認同「運動」是降低血壓良好措施之一,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往往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