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大腦? 「主動」有氧運動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研究:與多巴胺釋放有關
運動後產生「快感」如快樂、幸福的感受,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現象之一,主動地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認知功能、縮短認知過程「反應時間」(RT),竟然也與多巴胺有關?一項新的研究透過正子斷層掃描發現,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內源性多巴胺(DA)。
運動後產生「快感」如快樂、幸福的感受,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現象之一,主動地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認知功能、縮短認知過程「反應時間」(RT),竟然也與多巴胺有關?一項新的研究透過正子斷層掃描發現,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內源性多巴胺(DA)。
成人體內約有100萬億細菌,其中高達8至9成存活於腸道內。近年來,腸道菌群對於調節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已逐漸明瞭,亦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與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包括重度焦慮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巴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有關。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會影響邏輯與思考能力的常見精神疾病,國內思覺失調症病友約15萬人。若未按照醫囑固定服藥回診,容易在急性發作入院後,又未良好控制導致出院後再度入院的「旋轉門」現象。
「空氣汙染」如同肥胖、熬夜或久坐等不健康因素一般,是造成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的風險因子之一。此前有研究宣稱,吸入過多的懸浮微粒「PM2.5」,恐怕容易導致癌細胞的形成、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如今刊載於《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的研究聲稱,即使是暫時暴露於「柴油氣體」中,都可能影響大腦「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的運作,從而提升認知下降或憂鬱症風險。
春寒料峭時節,氣溫、溼度劇烈變化,更容易發生關節不舒服,甚至引起關節炎大發作?衛福部臺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敏旭受訪表示,溫度、溼度加上壓力的綜合變化,的確可能影響關節和軟組織的活動度與協調度。尤其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及關節有舊傷者,在氣溫變化時更容易感覺關節不適加劇。
適逢民俗月份,若身邊親友突然對空氣說話、性格丕變,不一定是「卡到陰」,可能為罹患「思覺失調」的前兆?萬芳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主任邱一航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28男性成天對著空氣說笑,一問一答得彷彿有真人與他對話。嚇得家人一致認為他「卡到陰」,到各大廟宇收驚拜拜卻不見好轉;爾後前往精神科就診才發覺,該男子是思覺失調發病而非中邪。
精神衛生照護系統,正式進入下一階段!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在照護心起點記者會中表示,《精神衛生法》距上次修訂已15年,預計這會期將順利通過修法,更加強化精神疾病的社區治療及照護,透過積極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及長效針劑治療藥物給付等配套,幫助精神疾病族群如思覺失調症患者順利回到社會,截斷病人重覆來回醫院、社區的「旋轉門」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