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床第一步就腳痛? 恐是「足底筋膜炎」警訊! 醫曝「3訓練」改善疼痛
平時熱愛爬山慢跑、甚至體重過重,足底若出現慢性疼痛,要留意是否為「足底筋膜炎」。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宇軒醫師接受專訪指出,足底筋膜炎常肇因於足弓或足底壓力過大導致;常見於先天扁平足者,或後天從事負重工作、足底曾經受傷、經常從事長跑或爬山等休閒運動者,甚至是肥胖、體重過重,也可能導致足底壓迫,誘發足底筋膜炎。
平時熱愛爬山慢跑、甚至體重過重,足底若出現慢性疼痛,要留意是否為「足底筋膜炎」。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宇軒醫師接受專訪指出,足底筋膜炎常肇因於足弓或足底壓力過大導致;常見於先天扁平足者,或後天從事負重工作、足底曾經受傷、經常從事長跑或爬山等休閒運動者,甚至是肥胖、體重過重,也可能導致足底壓迫,誘發足底筋膜炎。
降低肌肉、關節在運動時受傷的機率,首要就是運動前進行動態熱身,讓身體肌肉「變熱」。另外,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關節囊會有滑囊液,足夠的關節活動可幫助滑囊液分泌,增加關節潤滑度。平時可以熱敷關節周圍,幫助肌肉與血液代謝循環,或是擦的葡萄糖胺凝膠使用溫感類型;運動後則適合用冰敷幫助消炎、鎮痛,這時涼感擦的葡萄糖胺就比較合適。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上班總是自覺無精打采,夜間更時常睡不飽、起床時疲憊感揮之不去?要注意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或工作繁重,對生理機能造成傷害。個人處於疲憊狀態,更可能影響工作表現或學習能力,因此呼籲民眾,除了攝取咖啡因之外,日常生活中可養成以下8種習慣,有助於維持一天的精神狀態,並在工作或學習時保持清醒:多與同儕交談、保持活動、攝取堅果類、腹式呼吸、午休小睡、日曬、環境涼爽、刺鼻氣味。
疫情來到高峰期,有固定習慣運動的人焦慮期肯定也在這時來到高峰。隨著三級警戒的發布,想出門跑個步心裡都有陰影,無奈只能在家準時收看NBA、MLB、歐洲足球聯賽等等國際賽事過過乾癮。如果你時常在觀看這些賽事,是否有注意到為何有些球員在場上一下子而已就變「玻璃人」,對手一碰就摀著腳踝哀哀叫;另一些球員常與對手有肢體碰撞卻毫髮無傷?或者你自己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回到家腳上常常青一塊、腫一包的人呢?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是你運動後處理傷口的方式壓根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