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癌效果技驚四座!《Nature》動物研究證實:「益生菌疫苗載體」擁巨大治療潛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Nature》的研究指出,利用改造後的益生菌菌株 Nissle 1917 (EcN) 作為「腫瘤新抗原疫苗載體」,在小鼠結腸直腸癌和黑色素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這項創新技術能精準引導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腫瘤,延長生存期,減少轉移。未來研究將針對人體試驗進行,期待推動癌症個性化治療的進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Nature》的研究指出,利用改造後的益生菌菌株 Nissle 1917 (EcN) 作為「腫瘤新抗原疫苗載體」,在小鼠結腸直腸癌和黑色素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這項創新技術能精準引導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腫瘤,延長生存期,減少轉移。未來研究將針對人體試驗進行,期待推動癌症個性化治療的進展。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逝世引發關注,台灣肺癌患者中不抽菸者占多數,尤其是女性。成大醫院腫瘤內科醫師李純慧指出,肺腺癌與環境因素如空汙、家族史相關,而非僅限於抽菸。常見症狀如咳嗽、體重下降等,晚期轉移至腦、肝等部位的風險高。專家強調早期篩檢與基因檢測的重要性,並呼籲及早戒菸、注重生活習慣及進行定期檢查,有助於預防和提升肺癌治療成效。
《2024全球大健康產業跨域論壇》由台灣癌症復健預防協會與潮健康新傳媒主辦,聚焦癌症管理與癌友友善公益,並邀請朱芯儀擔任癌友友善大使分享抗癌經歷。論壇強調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性,並頒發「癌友友善公益標章」予9大單位,推動癌症照護議題及跨領域交流,提升國人健康水平和癌友生活品質。
習慣健康國際致力於為癌友打造個人化運動處方,二度榮獲《癌友友善公益標章》。創辦人胡孝新強調,運動對於癌友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透過一對一訓練模式,根據病友需求量身訂製適合的運動方案。癌友在嘗試劇烈運動前應遵守醫囑、循序漸進、調整生活型態,避免過度訓練引發傷害。胡孝新呼籲,運動不僅能改善癌友的生活品質,甚至能讓他們比常人更健康,不運動才是健康的最大敵人。
宸曜國際醫療體系再度榮獲《癌友友善標章》,成為癌友友善的二連冠院所。創辦人陳湧仁醫師強調,癌症照護應該與時俱進,結合大數據及精準治療,並以全人照護為目標。宸曜醫療致力於建立全面的癌友照護網絡,並提供標準化且可追蹤的治療模式,幫助癌友避免誤信不實療法。未來,宸曜將持續推動癌症治療的觀念變革,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並促進醫療產業的進步。
演員朱芯儀在《2024全球大健康產業創新跨域論壇》上擔任癌友友善大使,分享抗癌心路歷程。她強調治療過程中的心態轉變,呼籲大眾對癌友多些體諒與同理心。朱芯儀也關注癌友面臨的經濟壓力,呼籲政策更友善,並鼓勵癌友積極面對治療,不要輕言放棄。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癌症是21世紀威脅人類性命健康最重大的疾病,近年關於「免疫治療」的應用與研究方興未艾,被視為治療癌症的新希望。廣義的免疫治療包括免疫藥物治療、癌症疫苗及免疫細胞治療三種模式,而「免疫細胞治療」是將取出的免疫細胞培養、訓練,打造成免疫軍隊注回體內,從而增強抵抗癌細胞的能力。
癌症時鐘持續快轉,根據衛福部110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癌症已蟬聯十大死因之首逾40年,光去年就奪走5萬多人性命。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醫師洪逸平說明:「以往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是直接毒殺癌腫瘤,但經常連同好的細胞也一併破壞,副作用較明顯也容易影響患者治療意願,尤其高齡病友更是如此。」
衛福部公佈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達12萬1254人,較前一年增加5,123人。男女合計的「十大癌症」人數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癌症時鐘再次撥快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