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住海邊」真的比較健康? 15國研究曝:靠海居民健康程度高37.5%

「住海邊」真的比較健康! 15國研究曝:靠海居民健康程度高37.5%

先前不少文獻表明,時常親近大自然的行為如看海、爬山,能夠促進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不過對於實際居住於海濱地區的民眾來說,其健康程度確實比都市居民更好?發表於《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的文獻證實,無論是前往海邊看海、或居住於海濱附近,都與更良好的健康程度有關。

閱讀更多 »
老是小腿抽筋被痛醒?  不運動、喝水不足更易發作?  醫揭睡前1動作放鬆自救

老是小腿抽筋被痛醒? 不運動、喝水不足更易發作? 醫揭睡前1動作放鬆自救

抽筋是肌肉的「強直收縮」造成痙攣及疼痛,尤其半夜「小腿抽筋」劇痛驚醒,更是許多民眾的常見困擾,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小腿抽筋主要原因可分為三種,最常見的是肌肉過度緊繃,如久坐久站或長時間登山、逛街之後,由於筋膜處於緊繃狀態,又未在睡前適當伸展,就很容易引發抽筋。

閱讀更多 »
南山人壽與健行筆記共同推出「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號召全民參與健走,一共串聯全台60條絕美步道,不只適合親子全家同遊、探索生態,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時,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始於足下」!南山邀全民挑戰環台步道馬拉松,點燃熱血台灣魂

南山人壽與健行筆記共同推出「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號召全民參與健走,一共串聯全台60條絕美步道,不只適合親子全家同遊、探索生態,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時,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增加步行時間與步數可降低終生醫療費用 ,更有系統性研究指出,人們的每日走路步數與死亡率呈現負相關 ,各項科學證據顯示「多走路」是維持整體健康、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式,可見提倡健行活動,有利於促進大眾健康。

閱讀更多 »
前一秒正常、下一秒噁心想吐! 她每天跑急診找無病因   醫揭真相:原來是「恐慌症」發作

前一秒正常、下一秒噁心想吐! 她每天跑急診找無病因 醫揭真相:原來是「恐慌症」發作

長期的壓力積累,不僅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將引起嚴重心理疾患?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奕安醫師表示,臨床上曾經發現,壓力過大與增加罹患憂鬱症、恐慌症、焦慮症等疾病的風險有關。此前有一女性個案罹患嚴重的恐慌症,幾乎需要「每天跑急診」打鎮靜藥物。

閱讀更多 »
天天看手機變笨又變胖? 專家建議「做1件事」放鬆:10分鐘就見效!

天天看手機變笨又變胖? 專家建議「做1件事」放鬆:10分鐘就見效!

愈常分心看手機,愈可能增加情緒失控的風險?活在資訊爆炸的當代,3C裝置上永遠有無數推播、圖文、影音、對話通知,24小時對我們的注意力狂轟濫炸。人們以為大腦擅長多工運作,於是總在不同場合中分心處理各種訊息。但是,分心其實更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如發怒,甚至會讓智商暫時退化。

閱讀更多 »
運動過量恐心律不整、猝死?  醫:2類「運動模式」最危險

運動過量恐心律不整、猝死? 醫:2類「運動模式」最危險

近期中國屢傳因運動後喝冰水而猝死的新聞,是否與突發性「心律不整」有關?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伯丞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心律不整的誘發因子屬於多重因素,情緒、睡眠、運動中體溫變化及外界氣溫都可能影響,但預防心律不整仍以注重本身危險因子,如三高控制更為重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