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潛血檢查

111年「十大癌症」出爐:新發患者暴增8千人「歷年最多」,肺癌穩居癌王寶座

111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3萬2,931人,肺癌蟬聯第一,十大癌症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與子宮體癌。國健署強調「5項防癌檢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包括口腔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建議民眾定期篩檢並配合醫療指示以提高存活率。

閱讀更多 »
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治療!  醫揭雙療法「標靶+化療」好處:有望將癌細胞「完全清除」

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治療! 醫揭雙療法「標靶+化療」好處:有望將癌細胞「完全清除」

大腸直腸癌長居「十大癌症」排行榜數載,近年國人飲食西化、手搖飲料盛行,習慣大魚大肉、高糖高油飲食;等到出現症狀時恐怕已進展至晚期。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志榕醫師受訪呼籲,癌友應善用基因檢測,並積極遵從醫囑定期用藥,改善自身的存活效益。

閱讀更多 »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閱讀更多 »
2023年大腸癌人口將暴增?  專家曝「1原因」讓民眾輕忽:診斷出來已第四期了

2023年大腸癌人口將暴增? 專家曝「1原因」讓民眾輕忽:診斷出來已第四期了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3年,不少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原因,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事實上,以長居全台十大癌症的「大腸直腸癌」而言,即使確診晚期癌症,以手術治療皆能有很高的治癒率;使用化療與多線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整體存活期也可達約3年以上。

閱讀更多 »
愛吃超加工食物,男性大腸癌風險高3成!男女大腸癌風險不同?

愛吃超加工食物 男性大腸癌風險高3成! 男女大腸癌風險不同?

大腸直腸癌在男、女性的發生比例相對接近,但是造成大腸癌的原因,是否男女有所不同?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與哈佛大學團隊最近在《BMJ》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前瞻性研究 ,發現平常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男性,大腸直腸癌風險高出29%。他們最常吃的加工食物包括香腸、培根、火腿等即食產品。另外,含糖飲料、調味牛奶、果汁飲料也與大腸直腸癌風險有正相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