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類固醇會產生副作用、依賴性? 藥師提醒:長期使用要注意「7件事」
類固醇藥物具強效抗發炎作用,應用於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但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恐引發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等。衛福部食藥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蘇柏名藥師指出,一般超過3個月、每天高劑量使用才需擔憂副作用,正確使用並不會成癮。長期用藥者應遵守7大原則,包括控制體重、補鈣、限鹽、按時服藥等。食藥署提醒,類固醇若依醫囑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工具。
類固醇藥物具強效抗發炎作用,應用於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但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恐引發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等。衛福部食藥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蘇柏名藥師指出,一般超過3個月、每天高劑量使用才需擔憂副作用,正確使用並不會成癮。長期用藥者應遵守7大原則,包括控制體重、補鈣、限鹽、按時服藥等。食藥署提醒,類固醇若依醫囑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工具。
水果有助於健康,但選對食用時機能提升營養吸收效果,避免對腸胃造成負擔。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般健康者可隨時享用水果,首選當季新鮮水果;大餐後可選鳳梨、奇異果等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幫助食物分解。血糖控制者宜在兩餐間選擇低GI水果,如蘋果、芭樂,以穩定血糖。運動後一小時內攝取水果可補充能量並促進肌肉修復。睡眠困擾者可於晚餐後食用香蕉、火龍果等富含鎂的水果,以提升睡眠品質。
逾半數上班族運動量不足,久坐成為慢性病隱患之一。國健署調查顯示,46.1%成人未達WHO建議運動量,主因包括工作壓力、疲勞與時間不足。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莊海華醫師警告,長期缺乏運動恐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骼退化及心理問題。建議透過定時活動提醒、步行通勤、站立辦公、規劃運動時間等方式增加身體活動。落實日常運動習慣,有助於降低健康風險並提升生活品質。
過年三高族群應注意年菜中的隱藏澱粉如芋頭、蓮藕和年糕,避免過量攝取影響血糖。同時避免高脂、高鈉的進補湯品與鹽分過多的年菜如佛跳牆。進食順序建議先蔬菜、再蛋白質,最後澱粉以穩定血糖。零嘴選擇原味堅果、低鹽海苔,飲料以無糖茶飲或白開水取代含糖飲品。搭配飯後散步與每日血壓血糖監控,確保健康無負擔。
三高族群過年可透過調整進食順序來享受年菜,先從蔬菜如筍絲、白菜滷開始,再進食清蒸魚或豆腐等蛋白質,最後才攝取年糕、發糕等澱粉類主食,減緩血糖波動並控制總攝取量。張語希營養師建議,飯後零嘴應選原味堅果、無糖海苔或莓果類,搭配無糖豆漿或國寶茶等低熱量飲品,避開甜酒釀及含糖飲料等以降低健康負擔。
張語希營養師指出,不吃早餐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原因包括:代謝速度下降、午晚餐進食量增加、血糖波動變大、食慾激素失調,以及夜間進食增加。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身體燃燒熱量減少、囤積脂肪更多。對於習慣不吃早餐的人,可選擇低負擔、高營養的食物,如水果、堅果或優酪乳;習慣吃早餐者則應均衡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健康脂肪,穩定血糖和提升飽足感。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不容忽視,尤其是牙周病與糖尿病之間的「惡性雙生病」關係。林建成醫師指出,牙周病會使身體進一步發炎,導致胰島素抗性增加,最終使血糖難以控制。即使服藥控制血糖,但若牙周病未治療,血糖依然會持續飆高。糖尿病患者特別容易得牙周病,這與其免疫力下降、膠原蛋白合成受阻,以及微血管通透性差有關,進而影響牙周組織的修復和抗感染能力。
台灣長年穩居「亞洲肥胖國家」之首,減重更是許多台灣人不想面對的難題。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不少民眾減重的盲點,在於一開始設立過度困難的目標,例如每週運動4天、每天實施168斷食;事實上這不僅會使減肥行動窒礙難行,也容易因為難度過高而半途而廢。
在家照顧長輩出現意外狀況,竟可能與其服用的「藥物」有關?「長生不老藥師姬.游佩雯藥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民眾或照護員在照顧長輩時,往往容易遇到多種突發狀況,如頭暈昏倒、突發性胸悶、甚至一覺不醒等;即便有監督長者按時服藥,意外仍在轉瞬發生。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來臨,想要贈送糕點甜品聊表心意的朋友們,要注意慎選蛋糕的種類,太甜、添加物過多的蛋糕,只會讓媽媽收到「一肚子的熱量」!今天就來幫大家詳解蛋糕的主要熱量來源,以及如何挑選母親節蛋糕避免踩雷。
最近地瓜減肥話題正夯!地瓜不但軟糯好吃、方便取得,又富含營養並增加飽腹感。今天就讓我們更詳細的來認識地瓜。先來了解地瓜的基本熱量,地瓜的熱量會因爲大小和烹調的方式而有所不同,中等大小的地瓜重量約為150-200克、熱量約在130-180大卡,大約等同於「七分滿」白飯熱量。建議如果當餐有吃地瓜的話,白飯就要減量!
為求應景,不少民眾會在「冬至」時節吃湯圓應景。不過,湯圓本身由糯米粉或玉米粉製成,再加上餡料普遍偏甜、且會添加油脂等高熱量原料,平均下來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的熱量,可謂是民眾經常忽略的「飲食地雷」。究竟要如何吃湯圓才能吃得健康又能歡慶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