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治大腦? 「主動」有氧運動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研究:與多巴胺釋放有關
運動後產生「快感」如快樂、幸福的感受,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現象之一,主動地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認知功能、縮短認知過程「反應時間」(RT),竟然也與多巴胺有關?一項新的研究透過正子斷層掃描發現,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內源性多巴胺(DA)。
運動後產生「快感」如快樂、幸福的感受,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現象之一,主動地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認知功能、縮短認知過程「反應時間」(RT),竟然也與多巴胺有關?一項新的研究透過正子斷層掃描發現,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會促使大腦釋放內源性多巴胺(DA)。
國寶級知名作家司馬中原於1月4日離世,其子證實司馬老師於去年12月31日出門步行時,返家經過小緩坡,因重心不穩不慎兩腳交錯造成左大腿骨折;住院期間更曾發生心臟休克、肺部積水等急性狀況。事實上跌倒是導致殘疾最常見且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特別在老年族群中發生風險更高。
2022年3月,好萊塢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驚傳罹患「失語症」(Aphasia),不得不放下演藝事業並暫離演藝圈。近日(2月16日)外媒更證實,布魯斯威利之妻宣布其診斷出「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而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療該疾病。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典型症狀包括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帕金森氏症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一般而言,帕金森氏症與其他老年退化性疾病最大的差異,一是動作系統會受影響,表現出顫抖、動作遲緩、撲克臉等外顯症狀,二是主要好發時間介於55-65歲,年齡尚未到非常老年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