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

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台灣透析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大國」,而腎臟健康與三高控制息息相關,其中又以糖尿病族群的血糖控制最為密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洗腎病在透析前一年罹患的疾病中,糖尿病比例高達47%。大型研究更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現腎功能指數如肌酸酐(Creatinine)異常時腎功能只剩下30%,顯示糖尿病族群及早照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
一過年就瘋狂腹瀉、便祕! 檢查卻發現無異樣? 醫嘆:「這疾病」有投藥也難治

一過年就瘋狂腹瀉、便祕! 檢查卻發現無異樣? 醫嘆:「這疾病」有投藥也難治

逢年過節親友團聚、闔家歡樂,總免不了大魚大肉相伴。此時正是民眾最容易飲食過量的時機。若再加上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更可能引起腸胃負擔。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提醒,若有「功能性腸胃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病史者,過年期間應避免暴飲暴食,否則可能導致症狀發作。

閱讀更多 »
2023年大腸癌人口將暴增?  專家曝「1原因」讓民眾輕忽:診斷出來已第四期了

2023年大腸癌人口將暴增? 專家曝「1原因」讓民眾輕忽:診斷出來已第四期了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3年,不少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原因,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事實上,以長居全台十大癌症的「大腸直腸癌」而言,即使確診晚期癌症,以手術治療皆能有很高的治癒率;使用化療與多線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整體存活期也可達約3年以上。

閱讀更多 »
過重也傷腎!  台灣兒童肥胖率破二成五  家長必知3大腎臟地雷

台灣兒童肥胖率破二成五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費森尤斯共推「腎臟超人計畫」

台灣透析治療的盛行率高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王國」,瞭解腎臟衛教知識幫助預防及早期介入,對國人腎臟健康至關重要。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比例高達12%,約每8個人就有一個屬於腎功能異常族群。進入成年階段之前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也被證明與將來的腎臟病風險有關。

閱讀更多 »
拔牙後「血流不止」竟是白血病!  醫:遇「4徵兆」及時就醫  可控制七成以上血癌細胞

拔牙後「血流不止」竟是白血病! 醫:遇「4徵兆」及時就醫 可控制七成以上血癌細胞

中國前總書記江澤民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壽96歲。據了解,江澤民因罹患白血病(血癌)合併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部長、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萬盛醫師受訪表示,江澤民年滿九旬高齡、患病時間又急又快、且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推測可能罹患白血病中最惡性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閱讀更多 »
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冷?  「簡單6招」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冷? 「簡單6招」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一到冬天手腳就容易冰冷、臉色蒼白,或許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天氣的影響,也與血液循環較差有關?美國醫療機構《Cleveland Clinic》刊載指南表明,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出現於40歲以上、體重過重、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等族群。另外,血液循環不佳也與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差有關。

閱讀更多 »
痔瘡、靜脈曲張怎麼分?  貧血、頭暈也是痔瘡害的?  醫籲:2大症狀快就醫

痔瘡、靜脈曲張怎麼分? 貧血、頭暈也是痔瘡害的? 醫籲:2大症狀快就醫

「痔瘡」是一種靜脈曲張造成的疾病嗎?不只一般民眾難以分辨,連專業護理人員或醫學系學生也可能有類似誤解。琳安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指出,痔瘡與靜脈曲張病生理成因有所相似,但兩者具有明顯區分,最直接的表現是嚴重的痔瘡可能造成「噴血」甚至慢性貧血,影響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摸到肚子「硬硬的」勿輕忽,當心是「慢性骨髓白血病」(血癌)徵兆?慢性骨髓白血病初期症狀包括: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脾臟腫大,半數病人可能無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白血球飆高、脾臟異常腫大才確診。然近十年病例數成長43%,更在5年內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值得國人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