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

打類固醇會產生副作用、依賴性? 藥師提醒:長期使用要注意「7件事」

類固醇藥物具強效抗發炎作用,應用於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但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恐引發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等。衛福部食藥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蘇柏名藥師指出,一般超過3個月、每天高劑量使用才需擔憂副作用,正確使用並不會成癮。長期用藥者應遵守7大原則,包括控制體重、補鈣、限鹽、按時服藥等。食藥署提醒,類固醇若依醫囑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工具。

閱讀更多 »

嚴重花粉症點「眼藥水」有用嗎? 食藥署:沒這3種成分等於白用

春季花粉症引發的過敏性結膜炎,常見症狀包括眼紅、發癢、異物感。食藥署指出,治療需選擇含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及非類固醇抗發炎成分的眼藥水,否則等於白用。另應避免配戴隱形眼鏡,以減少結膜水腫風險。物理治療如冷敷亦可舒緩不適。提醒民眾勿自行買藥,應諮詢眼科醫師或藥師,開封後逾1個月未用完的眼藥應丟棄,使用後若不適應立即就醫。

閱讀更多 »

乾洗髮用完還是得洗髮? 專家提醒:別做「1錯誤舉動」,否則有掉髮可能

「乾洗髮」能在短時間內吸附頭髮和頭皮的油脂,讓頭髮看起來乾爽蓬鬆,但無法取代濕洗髮的深層清潔效果。食藥署與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陳冠伃醫師表示,乾洗髮只能暫時解決出油問題,長期使用或不清潔可能導致毛囊堵塞、頭皮發炎,甚至掉髮。因此,乾洗髮後應該在當天或隔日進行徹底清洗,以確保頭皮健康,避免長時間殘留在頭皮上。

閱讀更多 »

運動、久坐都會導致肌肉痠痛? 除了貼痠痛貼布,還可以做8件事緩解

運動後肌肉痠痛該如何緩解?衛福部食藥署提供幾個有效方法:冷敷可以減緩發炎,熱敷則能促進血液循環,按摩能幫助肌肉放鬆,簡單的伸展運動可減輕僵硬。運動後多喝水能促進代謝,補充營養與蛋白質有助於加速肌肉恢復,充分休息也是關鍵。此外,當肌肉痠痛嚴重時,可以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乙醯胺酚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閱讀更多 »

從事戶外活動必看! 夏天被蚊蟲叮咬如何止癢? 專家曝正解

夏季蚊蟲活躍,叮咬易引發紅腫、癢痛等症狀,甚至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食藥署建議預防蚊蟲叮咬的方法包括清除積水容器、穿長袖衣褲、安裝防蚊設備、選擇合格防蚊產品及注意孩童安全。被蚊蟲叮咬後,應避免搔抓,使用肥皂與清水清洗傷口,適度冰敷消腫止癢。若症狀嚴重或過敏反應明顯,應及時就醫,避免使用未經證實的偏方。

閱讀更多 »
家裡有多口罩、快篩可以上網賣嗎?  食藥署示警:觸法恐關3年、挨罰千萬

家裡有多口罩、快篩可以上網賣嗎? 食藥署示警:觸法恐關3年、挨罰千萬

隨著新冠疫情逐步趨緩,家裡若有多餘的醫用口罩或快篩試劑,是否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或購物平台加以販售?購買國外的血氧機、體溫計或隱形眼鏡等醫材至國內銷售是合法的嗎?衛福部食藥署示警,若為「非醫療器材商」販售醫療器材,涉嫌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當心有觸法之虞。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