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她一測發現骨密度「比婆婆還低」  7大極高風險族群快檢查

骨鬆並非老年人專利? 她一測發現骨密度「比婆婆還低」! 專家揭7大極高風險群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骨質疏鬆症」為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速度會迅速上升。骨鬆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也因「矮、駝、痛」與老化症狀類似,往往等到骨折發生並就醫才驚覺自身骨密度過低、確診骨質疏鬆症。

閱讀更多 »
哺乳期媽媽們必看!  營養師:5種補鈣食物要吃

產後哺乳期「補鈣」可防抽筋、助入睡? 營養師曝:只吃小魚乾、黑芝麻還不夠

女性生育後的「哺乳期」該怎麼吃最好?張語希營養師建議,處於哺乳期的女性,每日鈣攝取量為1000毫克,可以避免睡眠時腿部抽筋,也可以穩定情緒、幫助睡眠。較為簡單的記法是,1毫升牛奶約含有1毫克鈣質,不過一天若要喝足1000毫升(1公升)的牛奶,對大部分人而言實屬困難。

閱讀更多 »
骨折後補鈣擔心「腎結石」?  醫:鈣質不足、低血鈣更是潛在風險

骨折後補鈣擔心「腎結石」? 醫:鈣質不足、低血鈣更是潛在風險

年長者骨折發生機率高,補充鈣卻又擔心有結石風險?義大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一名婦人跌倒後大腿骨折,因檢查出骨質疏鬆建議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並接受骨鬆藥物注射。患者聽到需要補鈣擔憂會有腎結石問題。洪暐傑醫師提醒,根據研究顯示,適當鈣質補充可以減少腎結石發生,飲食重口味及「吃太鹹」,才是增加腎結石風險的隱藏地雷。

閱讀更多 »
車禍後骨盆「粉碎性骨折」讓她長短腳、肌肉萎縮!  4徵兆恐是股骨頭壞死

車禍後骨盆「粉碎性骨折」讓她長短腳、肌肉萎縮! 4徵兆恐是股骨頭壞死

骨折開刀後關節疼痛,竟然是「股骨頭壞死」?一名20歲女大生因上學時發生嚴重車禍,造成左側骨盆粉碎性骨折、髖關節脫臼,經過緊急骨盆血管造影栓塞止血加上骨折復位固定手術才保住一命。不料,在術後復健期間髖關節疼痛加劇,再次經過X光檢查發現是髖關節創傷後「股骨頭壞死」及關節炎,必須進行人工髖關節手術。

閱讀更多 »
控糖新藥暗藏「多種副作用」!  食藥署:糖尿病患者慎防「急性胰臟炎」

控糖新藥暗藏「多種副作用」! 食藥署:糖尿病患者慎防「急性胰臟炎」

近年糖尿病藥品發展快速,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和「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除了不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還額外提供心血管保護及減重的效果。不過,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雖然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副作用相較低,近年仍有接獲疑似因GLP-1受體促效劑,導致急性胰臟炎之藥害救濟申請案,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

閱讀更多 »
皮膚鬆弛骨頭跟著鬆? 骨鬆恐讓骨骼「一斷再斷」? 醫曝「2治療」降低骨折風險

皮膚鬆弛骨頭跟著鬆? 骨鬆恐讓骨骼「一斷再斷」? 醫曝「2治療」降低骨折風險

若發現臉上「皺紋變多」,甚至出現駝背、下背疼痛等徵兆,要注意可能為「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前兆!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被稱做「隱形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若民眾出現「駝背」、「比原先身高矮4公分以上」,以及「經常下背疼痛」3大徵兆,需提高警覺並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
長者常吃「維生素D」恐致命?  國衛院:失智、死亡風險增2倍

長者常吃「維生素D」恐致命? 國衛院:失智、死亡風險增2倍

過去研究指出,維生素D具有保護及滋養神經細胞的功能,幫助增生神經傳導路徑並促進腦部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莊志立研究員,與其團隊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動物實驗發現,在阿茲海默症病人及小鼠大腦中的維生素D受體蛋白量不減反增,且表現位置與造成神經病變的「類澱粉老年斑」重疊,顯示阿茲海默才是造成維生素D低下的原因。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