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

心情不好別再亂吃!  營養師推「10食物」緩和情緒  還能幫助減肥?

心情不好別再亂吃! 營養師推「10食物」緩和情緒 還能幫助減肥?

現代人工作壓力繁重、需要加班熬夜休息時間少,心情差在所難免。不少民眾透過「大吃大喝」減壓,但暴飲暴食不僅容易吃下多餘的脂肪,甚至會引起「壓力肥」、讓體重在短時間內飆升。程涵宇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壓力肥的出現與大腦內「血清素」無法發揮作用有關。若想維持整天好心情與穩定食慾,不妨於日常飲食中加入以下10種食物:雞蛋、牛奶、起司、鳳梨、香蕉、豆腐、黃豆、鮭魚、堅果種子、火雞肉。

閱讀更多 »
別再亂罵人胖子!「體重歧視」影響身心健康  暴增60%死亡風險

別再亂罵人胖子!「體重歧視」影響身心健康 暴增60%死亡風險

「肥胖」雖然有醫學客觀的定義,但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一旦被貼上肥胖的標籤不但會加重心理壓力,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形成一種「體重歧視」的惡性循環?一份回顧研究指出,針對過重者的「體重羞辱」不但會導致皮質醇上升,還會讓他們加重濫用酒精、藥物來面對負面情緒或激烈減重,造成健康與性命危險。

閱讀更多 »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久坐不動又外食 當心便祕、肥胖、腸道差! 專家呼籲:多吃6食物保持腸道健康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習慣,加上三餐老是外食,可能容易導致便秘、肥胖,腸胃環境可能也不甚理想。不少人透過補充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照顧腸道;不過,不少天然食物亦含有大量益生菌。美國功能醫學與營養學專家Danny Ly指出,平時多吃以下6種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對於體內腸道環境而言,具有一定益處:酸菜、泡菜、味噌、鹹優格、康普茶、優格。

閱讀更多 »
膽固醇元兇該換人!研究:常吃雞蛋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生

膽固醇元兇該換人! 研究:常吃雞蛋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生

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會太高?北京大學一篇發表於期刊《eLife》的新研究指稱 ,每天攝取一顆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研究從生物資料庫中收集4,778名參與者的數據,其中有3,401患有心血管疾病,1,377人沒有心血管病史。該研究分析他們血液中225項生物標記,其中24種與飲食中攝取雞蛋有關。研究指出,日常飲食的雞蛋攝取量,會影響225種生物標記中的24種,包括載脂蛋白 A1、乙酸鹽,也影響HDL的直徑大小。吃雞蛋較多的參與者血液中也顯示與「極低密度脂蛋白」(LVDL)和總膽固醇呈現負相關。

閱讀更多 »
疫情期間「三高」控制莫疏忽!  國健署: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三高影響腦部、心臟、腎臟 嚴重恐「器官衰竭」? 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閱讀更多 »
降膽固醇靠運動沒效?  少吃紅肉才是唯一解?  醫師:「動脈硬化分析」助揪出潛在風險

降膽固醇靠運動沒效? 少吃紅肉才是唯一解? 醫師:「動脈硬化分析」助揪出潛在風險

控制「三高」是掌控健康的關鍵,除了藥物以外,不少民眾欲透過運動降低膽固醇,但成效往往相當有限。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解釋,降低膽固醇主要與飲食關聯性較大,單靠運動效果有限。建議民眾飲食避開「動物性飽和脂肪酸」,也就是富含脂肪的「紅肉」,避免肝臟合成過量的膽固醇。

閱讀更多 »
喝咖啡對身體不一定健康?  研究驚曝:每天5杯「義式濃縮」 恐增加總膽固醇水平

喝咖啡對身體不一定健康? 研究驚曝:每天5杯「義式濃縮」 恐增加總膽固醇水平

喝咖啡對身體究竟有無益處?咖啡看似對人體有益無害;然而,咖啡豆品種、沖泡方式不盡相同,飲用後對身體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發現,未經過濾器過濾的咖啡,如義式濃縮(Espresso)、濾壓咖啡,當中的咖啡醇、咖啡豆醇與二萜類較其他咖啡製品更高,恐怕會提升體內的血清總膽固醇(S-TC),對身體健康不利。

閱讀更多 »
為什麼心臟科醫師,都在吃血脂藥?LDL大於50都是毒?

為什麼心臟科醫師 都在吃血脂藥? LDL大於50都是毒?

LDL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壞的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有緊密關連。究竟LDL應該控制在多少以下最健康?新光醫院心臟內科科主任洪惠風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美國現代心臟學之父尤金‧布朗渥(Eugene Braunwald)90幾歲時仍活力充沛、腦筋活絡,更曾表示LDL「大於50都是毒」,與一般人認為LDL只要控制在100多以下差異慎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