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全口重建等於大量拔牙? 醫揭真相:出現這4狀況「不想拔也得拔」

「全口重建」不等於全口拔牙!高雄誠心牙醫鄧晧翔院長指出,是否拔牙取決於個人口腔狀況,若有多顆缺牙、嚴重牙周病或無法配戴活動假牙者,建議考慮「All-on-4」療程,一日內可恢復咀嚼功能。若原牙條件不佳,硬拔不拔恐影響植牙穩定與治療成效。治療前應評估骨頭與牙周狀況,再與醫師討論需求,選擇最適合的重建方案。

閱讀更多 »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全口重建」需求暴增? 醫曝手術治療差異:牙齒不一定要全拔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全口重建需求增加。「All-on-4」技術成為牙齒重建的新選擇,相較傳統植牙僅需4顆植體即可完成,當天裝上臨時假牙,癒合快且易於清潔。高雄誠心牙醫診所鄧晧翔院長指出,全口重建可改善因缺牙導致的咀嚼困難,適用於無牙患者或牙周病重症者。治療不一定需要拔除所有牙齒,可根據牙齒結構採取多樣方式,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並術後做好清潔與定期回診。

閱讀更多 »

牙齒變長、刷牙常吐血? 醫示警:不是牙齒逆生長!「4症狀」恐為牙周病變警訊

「刷牙刷一刷,吐出來除了泡泡,還有血絲」、「疑~我的牙齒怎麼變長了」、「夏天到了,來點冰淇淋消消暑,一咬下去,那種酸軟感,真是令人難受。」誠陽牙醫診所院長林建成表示,如果出現上述這些狀況,都可能是你的牙周在對你發出SOS的求救訊號,千萬不要忽視,盡快到牙醫診所做徹底檢查。

閱讀更多 »
想活更久「從頭到腳」都要保養!  重症醫揭長壽秘訣:多注意身體「8部位」變化

想長命百歲「從頭到腳」都要保養! 重症醫揭秘訣:「8部位」保持健康自然活得久

隨著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長者是否能邁向「健康老」,已然成為重要的公衛議題。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個體的預期壽命長短與否,事實上可從身體各部位看出端倪。若年紀輕輕身體就已出現顯著的負面變化,要注意健康狀態恐怕已悄悄亮起紅燈,需要開始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閱讀更多 »
長排假牙連著牙根整組脫落! 當心細菌感染! 醫推「All-on-4」療程有望補救

長排假牙連著牙根整組脫落! 當心細菌感染! 醫推「All-on-4」療程有望補救

隨著年齡漸長,步入中老年後開始裝假牙、植牙在所難免。不過,即使換成假牙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植體使用一段時間仍可能出現損壞。年過七旬的洪先生,原本做好的假牙開始出現壞損、感染,長期流血發炎影響日常生活,擔心隨時會脫落甚至造成嚴重併發症,決定正視問題採取「全口重建」。

閱讀更多 »
牙刷用太久當心「牙周病」上身?  牙醫師揭「不傷牙齦」正確刷牙法!

牙刷用太久當心「牙周病」上身? 牙醫師揭「不傷牙齦」正確刷牙法!

牙刷用太久不換當省錢?當心省出口腔健康大問題!國安牙醫診所副院長李世偉醫師受訪表示,一般牙刷平均建議三個月更換,電動牙刷如果刷毛有明顯岔裂也建議及早更換刷頭。無論一般牙刷或電動牙刷,都不建議刷毛分岔後繼續使用,而國人刷牙力道及方式普遍不夠正確,都可能造成牙齒及牙齦損傷。

閱讀更多 »
好好刷牙!  韓研究:51歲以下口腔出問題  「糖尿病」風險增加14%

好好刷牙! 韓研究:51歲以下口腔出問題 「糖尿病」風險增加14%

口腔衛生的日常保健,與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息息相關?過往學界曾認為,牙周病與口腔衛生較差的患者,可能引起菌血症與全身發炎的機率較高;而血糖過高亦為細菌感染與慢性發炎的高風險群。近日韓國研究即證實,牙周病或缺牙數量的增加,確實可能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提升。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