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咳、乾痛就是確診?如何區分新冠與感冒?痰液出現這顏色快注意
依據外國的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而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
依據外國的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而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就醫前要注意哪些事項?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3類對象,在家中快篩陽性時,可由親友攜帶健保卡及快篩檢測卡匣或檢測片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請醫師確認。
陳時中指出,單次新增82例是相當高的數字,現已針對園區兩大棟樓公眾區域重疊的30家廠商進行約2000人的大規模篩檢,以分析是否有擴散情形。桃園移工群聚以及高雄港區是目前最居社區感染威脅的兩條傳染途徑,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霸凌」行為可說在各個年齡層都屢見不鮮,兒童時期易遭受同儕的言語霸凌,青少年時可能遭遇校園肢體霸凌或性霸凌,出社會後進入職場,還有可能被職場霸凌。近一多年來,全球遭受新冠肺炎肆虐,人類生活型態出現重大轉變,霸凌場域也隨之轉移,「網路霸凌」變得愈加嚴重,尤其恐慌情緒使仇恨言論暴增,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與身邊的孩子被網路霸凌所影響?社交媒體又會對孩子們造成什麼心理創傷?
雖說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越來越少,但康復後的新冠肺炎患者,健康狀況仍可能令人擔憂!新冠肺炎並不是感冒,確診後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相反地,新冠肺炎病毒真正可怕之處,是其可能對康復者造成嚴重的後遺症。有哪些後遺症是肺炎康復者需特別注意的?近期研究發現,康復患者可能需要「一年以上」,才能真正恢復正常生活。
近年來國際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甚大,也因為先前台灣疫情爆發,指揮中心頒布三級警戒後,大多數人的運動習慣也從健身房、運動場轉為「居家運動」。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健康是最寶貴的資產,身體活動及運動對於促進各年齡層民眾健康至為重要,在家運動其實也能加強自身的防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18歲至64歲的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因此,國健署提供6式燃脂運動方法,讓年輕人在家隨時可以開機暖身後訓練「減脂增肌」。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均受到極大影響,民眾又面臨是否能夠打到疫苗,以及境外變種病毒虎視耽耽的風險。病毒帶來各種懸而未解的焦慮感,或多或少困擾著每一個人。可以說疫情的爆發,對台灣民眾心理陰影上造成不小的「後遺症」。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認為,疫情衍生出的經濟、家庭,或疫苗接種等等焦慮感,根源都在於這些事情充滿「不確定性」。大部份的受僱者無論哪一個行業,都可能擔心明天起「飯碗不保」,在「人人自危」的氣氛之下,容易對未來產生迷惘或焦慮感。
在勞工權益日漸抬頭的今天,上班工時過長的問題漸漸受到重視,平常加班或是假日上班都必須合乎政府規定,否則企業可能會面臨法律的裁罰。但若是身為每天仍需加班的社畜,你可能得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好好談談了,因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布的最新研究,現今仍有許多國家存在工時過長問題,且這樣的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勞工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提高!
雖然目前防疫降級進入二級警戒,但確實有許多人因為先前三級警戒的實施,已經習慣在家上班、上課的生活,也在此期間養成了許多壞習慣:例如一到假日就在家耍廢,追劇不間斷、手遊玩整天,或是吃完飯就馬上躺在床上休息,似乎已經將「御宅族」的日子過得駕輕就熟。平日上班時已經坐得夠久了,假日屁股也離不開椅子,對身體真的很不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就認為,久坐行為恐怕會使認知能力下降、讓大腦變得更加遲鈍。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線上通訊。加上先前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在家工作,成為名符其實的「宅男宅女」,無法聚會見面之下,親友聯繫更需倚賴社交媒體或者視訊軟體。誠然,手機通訊工具和社交媒體,能滿足人類在疫情期間的聯繫、娛樂等等需求,但也可能與疫情傳播加劇有關?加拿大科學團隊的研究認為,使用社交媒體次數越高的國家,越可能增加新冠病毒的病毒傳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