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6大危險習慣不改導致攝護腺發炎 恐排尿、射精困難

長時間追劇打電動害攝護腺發炎? 醫師:這些「危險習慣」不改恐排尿、射精困難

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肥大等疾病,通常好發於年長男性,但年輕族群若長時間日夜顛倒、久坐不動,同樣可能會有攝護腺問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周政緯醫師表示,男性如果察覺異常尿急、尿意次數頻繁,或有尿道疼痛、會陰部疼痛與膽囊刺痛,合併射精時或射精後的疼痛狀況,要特別注意攝護腺相關疾病。周政緯醫師指出,年輕男性發生攝護腺發炎的主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而酗酒、抽菸、攝取過量咖啡因也是風險因子。平時工作、追劇、打電動造成久坐,或會陰部壓迫、缺乏運動等,將會導致攝護腺發炎。

閱讀更多 »
用眼過度只吃「葉黃素」不夠?  醫師點名10大護眼食物  雞蛋竟沒上榜?!

用眼過度只吃「葉黃素」不夠? 醫師點名10大護眼食物 雞蛋竟沒上榜?!

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視力疲勞,補充「葉黃素」也成為一陣風潮。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眼部細胞所需的養分,除了葉黃素外,「玉米黃素」也同等重要。人體眼部中的「黃斑部」,是眼部細胞最密集的區域,其中有二種重要成分,其一是民眾熟知的「葉黃素」,第二則是「玉米黃素」,兩者皆屬於類胡蘿蔔素,對於修復黃斑部細胞、視網膜細胞有一定作用。陳昱安醫師解釋,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都有「抗氧化劑」的特性。隨著年紀增長,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保護視網膜與預防黃斑部病變。

閱讀更多 »
寒流千萬別做「2大禦寒禁忌」最嚴重恐失溫猝死

寒流冷到爆! 千萬別做「2大禦寒禁忌」 醫師:最嚴重恐失溫猝死

冷空氣一波波來襲,寒流易造成身體失溫,更可能引發心血管事件猝發。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在社群媒體提醒,近日72小時之內將氣溫急降,務必做好「十大熱身」,以及避免「二大禁忌」,幫助減少因天冷失溫造成的急性傷害。黃軒醫師建議,每天至少吃一餐熱食,多攝取水果、蔬菜,能幫助核心體溫升高。也可適量攝取辛辣食物,讓身體變暖,但要避免吃辣過量引起胃潰瘍。穿著上先以輕薄、保暖內衣為主,外層再搭配羽絨衣及風衣。三層穿搭會是較好選擇,可視溫度變化增減衣著。

閱讀更多 »
冬天補錯反而傷身體?  中醫師教「養生4招」:腸胃弱、壓力大者必看

冬天補錯反而傷身體? 中醫師教「養生4招」:腸胃弱、壓力大者必看

冬至時節是傳統上進補的日子,加上近日天氣轉涼,不少民眾會喝暖湯,或攝取加有辛香料的料理、藥膳,幫助身體保養。不過,由於年齡、性別、生活習慣不同,每個人的體質及適合保養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高雄醫大附設中和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董懿容表示,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容易口乾、有人常睡不好,不一定在寒冬時吃溫熱烈性的膳食就能補精力,更需要專業醫師的專業介入。

閱讀更多 »
男性失戀會經歷更多痛苦

感情中容易「暈船」的是男生? 英研究:男性失戀會經歷更多痛苦

以為失戀後容易心碎的往往都是女性?這樣的判斷其實不完全準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即顯示,當男女間的友誼或戀愛關係出現惡化,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感受到情緒上的痛苦。分析結果顯示,人們在談論男女關係時,最常提及的主題是失戀後所引發的「痛苦情緒」,最常見的主題包括「心痛」、「分手」、「哭泣」和「傷心欲絕」等等詞彙所組成。與研究團隊預期結果不同的是,當提到有關於失戀引發的痛苦情緒,男性談論的次數明顯多於女性。

閱讀更多 »
做愛撐不過1分鐘就是早洩

做愛撐不過「1分鐘」就是早洩! 醫師:學一招「自我鍛鍊」可延長射精時間

早洩症狀是許多男人「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發生性行為時「太早收工」,往往令人感到顏面盡失、伴侶間的感情也可能受到影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醫師表示,早洩的成因眾多,與心理因素和內分泌皆有關聯。黃建榮醫師表示,根據國際性醫學會定義,只要陰莖還沒有進入陰道前,或者進入陰道後1分鐘內就射精,才符合早洩定義。醫師認為,早洩原因可分為「生理性」與「心因性」2大類。除了透過藥物輔助,黃建榮醫師也建議男性,平時應採取讓交感神經穩定的措施,使症狀獲得改善。

閱讀更多 »
電音雙波哪種拉皮方式效果最好

電音雙波大對決! 哪種拉皮方式效果最好? 打錯部位竟當心「荷包大失血」?

當皮膚逐漸老化,產生下垂、鬆弛等各種問題時,非手術治療中當以「拉皮治療」最為風行,由於不須藉由侵入性治療,就能達到拉提、塑形的效果,是忙碌青壯年人士的醫美首選之一。然而,拉皮手術又分為「音波」及「電波」二大種類,功能、價格、適用部位都有差異,民眾應先諮詢皮膚科醫師再決定治療方式。粹究美學診所院長楊仕安醫師受訪表示,無論是電波或音波拉皮手術,都必須打到「筋膜層」才能達到效果。

閱讀更多 »
澄清世事無所懼!從毒理學專家變全台灣的教授/招名威教授《潮健康》專訪

澄清世事無所懼!從毒理學專家變全台灣的教授/招名威教授專訪

「要訪問嗎?好啊,來啊,題目給我,等下跟你約時間。」每回記者提出訪問邀約,招名威教授從不拒絕,爽朗的聲音如同穿破陰霾的陽光,帶來一片明亮。在台灣,獲得美國毒理學家DABT(Diplomate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Toxicology)資格者僅有4人,招名威教授正是其中之一。他的研究團隊針對PM2.5與心血管硬化的研究成果,更讓空污議題受到廣大注目。在DCARD板上,他則被稱為「中原最帥教授」。

閱讀更多 »
加工肉品少碰為妙?亞硝酸鹽劑量才是關鍵

加工肉品少碰為妙? 「亞硝酸鹽」劑量才是關鍵! 毒理學專家:適量吃致癌風險低

聽到「加工食品」,民眾往往直覺認為「不健康」、「有致癌風險」,因此大多抱持「少碰為妙」的態度;加上近年來健康飲食風氣興盛,更多人轉而選擇無添加化學物質的「原型食物」。不過,市面上販售的食品大多經過加工處理,難道每一種都不健康嗎?攝取多少份量才會達到致癌風險?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教授表示,加工肉品中添加的主要化學物質為「亞硝酸鹽」,在食品生產行業中作為抑菌劑和抗氧化劑,能夠抑制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的滋生。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