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波、音波拉皮差在哪? 新技術兼具兩者效果? 醫師籲術後別做「4行為」
不少人為求更年輕化的面部外觀,會選擇非侵入式的「拉皮治療」改善肌膚老化問題。當今主流的「音波拉皮」與「電波拉皮」2種方式,有何不同之處?,音波拉皮的原理為鎖定肌膚深處的「筋膜層」進行聚焦式加熱;電波拉皮則相對作用在肌膚淺層,用高頻的電波去加熱刺激皮膚,誘導皮膚產生電流。
不少人為求更年輕化的面部外觀,會選擇非侵入式的「拉皮治療」改善肌膚老化問題。當今主流的「音波拉皮」與「電波拉皮」2種方式,有何不同之處?,音波拉皮的原理為鎖定肌膚深處的「筋膜層」進行聚焦式加熱;電波拉皮則相對作用在肌膚淺層,用高頻的電波去加熱刺激皮膚,誘導皮膚產生電流。
新生兒面部出現面積不一的紅斑,可能並非為起紅疹、而是「血管瘤」的發作前兆?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醫師接受專訪表示,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容易好發「嬰兒型血管瘤」(俗稱草莓型血管瘤),台灣整體盛行率為1-3%,多發生於早產兒、女嬰、嬰兒體重過輕、高齡產婦,多產婦也有一定機率出現。
年過40以後,大多數人的皮膚肌理開始出現明顯老態,鬆弛下垂、皺紋深刻等狀況層出不窮。若想進一步透過醫學美容療程做改善,微整形此時難以發揮效用;而拉皮手術要價不斐,民眾又害怕成效不佳、疤痕明顯,往往對其敬而遠之。究竟有無折衷方案,可以改善肌膚老化現象?
保養品不是擦愈多愈有用!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保養品「擦得多」不如「擦得聰明」。肌膚容易乾燥、脫屑的族群,可挑選保濕性較強的產品;油性肌膚容易長粉刺、痘痘,則以改善膚質、減少粉刺為優先;皮膚較黝黑或黝黑斑者,可挑選促進美白的保養品作為日常保養幫助。
廣受女性歡迎的「酸類」換膚產品,不同種類間也有所差異?哪一種最有效?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水楊酸、果酸與杏仁酸等酸類,最大差別在於「濃度高低」。理論上濃度愈高效果較顯著,但不建議從濃度過高的產品開始使用,避免皮膚產生過敏、紅腫等不良反應。
果酸、杏仁酸、水楊酸等「酸類」產品廣受歡迎,每個人都適合使用酸性保養品煥膚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部主任藍政哲醫師提醒,酸類產品使用過度,有可能滲入皮膚深層造成肌膚長期傷害。
關節痛、指甲變形、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都跟乾癬有關?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會使皮膚細胞生長速度增加,造成快速脫屑,最大特徵是皮膚表面會有界線清楚的紅色斑塊,並帶有銀白色碎屑,好發部位包括頭皮、耳後、膝蓋、手肘、股溝,氣溫溼冷時症狀容易更明顯。羅陽醫師指出,乾癬患者的指甲會出現類似水滴型的凹陷,且帶有一點一點的斑點。病人也可能出現指甲易脆、易裂,容易與灰指甲混淆。統計發現,約有10%-30%乾癬病人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
異位性皮膚炎可視為一種「先天性過敏的遺傳疾病」,與身體免疫系統有關。部份患者是先天基因導致角質層缺乏保水能力,加上後天環境的過敏原與食物等刺激,導致症狀明顯加劇。夏天、冬天季節變化時,症狀也可能變得更為嚴重。羅陽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以孩童居多,約60%會在1歲前出現症狀,85%患者在5歲前發病。病灶部位也有差異,嬰兒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多發生在頭皮、四肢伸側;成人則以手肘、膝窩等皺摺部位為主。
你打完疫苗了嗎?疫情指揮中心於7月17日宣布全台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已突破20%,未來估計第9、10類民眾接種完畢後,會有近917萬人可以完成疫苗施打作業。但日前卻有民眾發現施打完疫苗後,自己竟化身為「萬磁王」,將鐵製湯匙黏在接種疫苗的右手手臂上,湯匙竟然牢牢黏住不會掉下來;且不只台灣,全球各地也有打完疫苗後身體突然擁有磁力的例子。新冠疫苗讓人變成「行走的磁鐵」,究竟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心理作用所導致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