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心血管猝死多,一半以上心肌梗塞無徵兆?醫:5種人風險最高!
寒冷天氣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表示,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一步提高心肌梗塞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三高患者、心血管病史者、家族病史者及肥胖者。陳冠任醫師建議,冬季應注重保暖,特別是頭部和四肢末端,運動前需充分暖身並避免過於激烈,泡溫泉時應控制水溫在40℃以下並避免溫差過大。
寒冷天氣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表示,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一步提高心肌梗塞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三高患者、心血管病史者、家族病史者及肥胖者。陳冠任醫師建議,冬季應注重保暖,特別是頭部和四肢末端,運動前需充分暖身並避免過於激烈,泡溫泉時應控制水溫在40℃以下並避免溫差過大。
走一小段路就腳酸難耐、甚至需要休息2、3次才能繼續行走,竟可能是「下肢動脈阻塞」的徵兆?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 此前曾收治一名70歲男性患者,近年發現步行時經常又痠又麻,以前可以陪太太到離家不遠的市場買菜,但最近中途卻要休息多次才能緩解。
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高麗菜」,是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抗癌、肝臟解毒、平衡雌激素。適度吃不僅好處多多,孕媽咪食用也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發展,並促進鐵質吸收!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驚傳於今日(10/27)凌晨因心臟病發於上海逝世,享壽68歲。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較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
雖然疫情下降,但近期許多人再次出現「二度確診」,二度確診通常以哪些症狀較常見?通常與第一次確診是否有差異?二度確診COVID-19可能產生的症狀,取決於先前感染的嚴重程度、所涉及的病毒種類變異和人的免疫反應等因素。COVID-19的再次感染常見症狀可能包括:發燒、咳嗽、氣短或呼吸困難、疲勞、肌肉或身體酸痛、頭痛、味覺或嗅覺喪失、咽喉腫痛、鼻塞或流鼻涕、噁心或嘔吐、腹瀉。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出國旅遊。不過,若搭機時間過長,需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的發生,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猝死?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經濟艙症候群」又稱「深部靜脈血栓」 ( Deep Venous Thrombosis ),超過5小時的飛行,就有發生的危險。
乳癌新發生人數每年增加,術後復健不但攸關肢體活動,缺少良好的癌症復健,更可能使癌友無法從事各項興趣活動,生活品質大受影響。5年前經歷乳癌治療的Sammi,術後手臂不只時常痠脹,甚至會在半夜痛醒,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而粗脹的手臂讓她一度無心復健,淋巴水腫反反覆覆,過往喜歡體驗的按摩也不敢再輕易嘗試。
赤藻糖醇(erythritol)被認為是相對天然的人工甜味劑,是現代飲食中最多人攝取的代糖之一。不過,人工甜味劑的健康風險是否被低估成為科學家關注議題,近期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所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 ,赤藻糖醇攝取量最高的前25%者,相較於攝取量最少的25%,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高出2.21倍。
年節期間本是家人團聚、久別重逢的溫馨時刻;而連日低溫卻也帶走不少寶貴的生命,造成天人永隔的悲劇。據報導,一名護理師透露在年節期間,因低溫與日夜溫差過於劇烈,突發性腦中風、心肌梗塞患者一夜增加,導致ICU病房「瞬間滿床」,甚而有不到50歲的高血壓患者在短短數小時內殞命。
即使距離新冠病毒問世已屆滿3年,對於新冠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ivd)的研究仍方興未艾。除了大眾熟知的腦霧、嚴重咳嗽、失眠等後遺症,目前科學家更直指病毒對多器官的影響,恐怕為「不可逆」!權威期刊《Nature》指出,長新冠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多器官老化」的跡象。
痔瘡人人有,疼痛差很多?部份痔瘡雖然「體積」不大,卻可能造成患者劇烈疼痛。琳安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盧延榕說明,這類情形通常是「急性血栓性外痔」發作,由於急性發炎造成血管裡有血栓或血塊阻塞靜脈迴流。病人大多未察覺自己有痔瘡問題,偶然發現一小顆痔瘡硬塊且疼痛難當,甚至會有破裂、出血狀況。
週末低溫將下探至8度,寒流來襲是否會導致「猝死」風險增加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冬天猝死的核心原因,大致上仍以「劇烈溫差」有關。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液濃稠、可能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近60%;且室內溫度若無維持在18-20度左右,或2間房間的溫差大於5度,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甚至引起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