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三分之一女性有子宮肌瘤? 她一天血崩數次痛到打嗎啡
月經拖太久、血量過多、月經不規則要小心「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發生率從20%-50%不等,推估台灣約有1/3女性可能有潛在子宮肌瘤問題。雖然多數良性子宮肌瘤沒有症狀,通常是在超音波意外檢查時發生,一旦子宮肌瘤愈長愈大,有可能造成頻尿、疼痛與嚴重貧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一名34歲的護理師湯小姐,十年前發現子宮肌瘤後雖無明顯症狀,但近年子宮肌瘤導致頻繁「血崩」,造成貧血及嚴重經痛,每次月經時間更長達三周,大量月經出血讓她每天需更換3-4條褲子,貧血更使她新長出來的頭髮呈銀白色,每4-5個月就需要住院輸血。
此外,子宮肌瘤引發的經痛更讓她痛到嘔吐,且一般止痛藥無法止痛,必須注射嗎啡止痛針搭配肌肉鬆弛劑才能緩解,又因長期注射止痛藥物導致胃潰瘍,完全無法正常生活工作。考量年僅34歲仍有生育規畫,也希望保有完整子宮,經醫師評估後採取無創標靶音波刀處理肌瘤,術後成功大幅改善經血異常及疼痛,恢復正常生活。
子宮肌瘤跟體質有關? 長在哪個位置最危險?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林肇柏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發生原因不明,目前所知與雌激素分泌有關,雌激素會刺激子宮肌瘤生長,從青春期初經之後,女性只要有正常的月經就會分泌雌激素,即有機會產生子宮肌瘤。另外,遺傳、先天體質也可能與子宮肌瘤有關,家族中有人罹患子宮肌瘤,女性後代的患病率也較高。
林肇柏醫師指出,子宮肌瘤最常生長在三大部位:肌層間、漿膜下、黏膜下。肌層間的子宮肌瘤最常見,但患者可能產生的症狀也不同。漿膜下的子宮肌瘤長在子宮最外層,可能會延伸到骨盆腔或腹腔,肌瘤多半較大,壓迫到膀胱時可能造成頻尿、便秘等症狀。黏膜下的子宮肌瘤則可能往子宮內腔生長,導致子宮異常出血、經血變多。由於月經來時子宮會收縮壓迫子宮內膜,因此黏膜下的子宮肌瘤通常症狀較嚴重。
子宮治療都要開刀嗎? 藥物、外科手術治療的比較
子宮肌瘤一定要治療嗎?林肇柏醫師說明,無症狀的子宮肌瘤可以採取定期追蹤,治療則分為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兩大選擇。藥物治療方面,包括蜜蕊娜、口服避孕藥、GnRH、雄性激素、恩惜膜錠等等,不過一旦有荷爾蒙波動可能就有復發機率,大多僅能減輕症狀,目前沒有可以完全消除肌瘤的口服藥物。
至於症狀嚴重的子宮肌瘤,可採取外科手術治療,包括傳統的開腹手術、微創手術(如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子宮鏡手術,以及無創治療的標靶音波刀治療。傳統手術傷口較大,可能需要摘除子宮,組織沾黏可能高達90%,而標靶音波到是透過超音波聚焦與MRI定位,可以保留子宮且無傷口,沒有沾黏問題,更適合需要保留子宮會擔心傷口的女性。
子宮肌瘤手術擔心傷害周邊組織? 無創標靶音波刀精準治療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陳建翰醫師表示,處理子宮肌瘤最大的難處,在於避免過度治療與效果不足,根據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手術時如果傷害到腸道可能引發腸穿孔造成腹膜炎;傷到坐骨神經叢可能會造成疼痛甚至不良於行,而傷害到子宮頸可能導致不孕或沾黏,後續也可能有異常出血的情況。
陳建翰醫師指出,「標靶音波刀」是透過 MRI定位病灶,能夠即時監控治療溫度,精準治療病灶,將能量聚焦在肌瘤病灶處使其壞死,且能避免傷害到周邊組織。治療過程免麻醉且無出血,不用擔心傳統手術治療的風險與不便。
子宮肌瘤有復發風險? 出現三大月經異常快就醫
陳建翰醫師提醒,子宮肌瘤治療後每年仍約有一成的復發風險,由於肌瘤與體質相關,建議採取均衡飲食即可,無法確定對身體有何影響的過量進補皆不建議。一旦發現子宮肌瘤或再度發生也無須緊張,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可以採取定期追蹤觀察。
女性當有月經異常變化,如月經天數過長(超過七天以上)、月經量愈來愈多甚至引發貧血、月經周期紊亂如月經幾天後停止數天又再度來經等情況,都建議及早尋求婦產科醫師門診,檢查是否為子宮肌瘤或其他婦科疾病影響。
延伸閱讀:年輕女28歲卵巢庫存剩「0.1」! 醫師揭「卵巢早衰」3大症狀50歲成功產子當媽!「海芙刀」助保留子宮 名醫:治療傷害愈小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