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 醫示警:2徵兆出現快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突破300萬,外界關心不只要擔心兒童染疫後發生「多重系統發炎症」(MIS-C),成人多重器官發炎(MIS-A)的病患也將陸續出現?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李建璋發文指出 ,雖然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2至12周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的個案,國內應將出現相關案例。
本土確診人數突破300萬,外界關心不只要擔心兒童染疫後發生「多重系統發炎症」(MIS-C),成人多重器官發炎(MIS-A)的病患也將陸續出現?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李建璋發文指出 ,雖然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2至12周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的個案,國內應將出現相關案例。
感染新冠病毒不只要擔心肺炎、腦炎等重大危害,「長新冠」問題更可能發生「腦霧」現象,對確診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持續影響。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Tamara Fong指出 ,康復後的染疫者約有22%-32%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且主訴的症狀皆相當類似。
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目前盛行率約11%、人數逼近240萬。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息息相關,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症與心衰竭的機會超過2倍,而國人新增洗腎人口有超過4成源自糖尿病,是新發生洗腎的最大主因。當糖尿病一旦進展為晚期腎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會太高?北京大學一篇發表於期刊《eLife》的新研究指稱 ,每天攝取一顆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研究從生物資料庫中收集4,778名參與者的數據,其中有3,401患有心血管疾病,1,377人沒有心血管病史。該研究分析他們血液中225項生物標記,其中24種與飲食中攝取雞蛋有關。研究指出,日常飲食的雞蛋攝取量,會影響225種生物標記中的24種,包括載脂蛋白 A1、乙酸鹽,也影響HDL的直徑大小。吃雞蛋較多的參與者血液中也顯示與「極低密度脂蛋白」(LVDL)和總膽固醇呈現負相關。
經常鼻塞、流鼻水且「嗅覺異常」,不只要注意是否為新冠病毒引起上呼吸道症狀,也要注意「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除了影響呼吸道健康,長期未妥善處置還可能增加中耳炎、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王堂權醫師表示,,一般急性鼻竇炎有機會透過自身免疫機制的調節,達到穩定狀況後逐漸恢復。然而,一旦鼻竇炎持續三個月以上,自行好轉的機率降低,症狀有可能反覆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可能需要介入治療。
高血壓不只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風險因子,更可能增加COVID-19的重症及死亡率!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國健署指出每4.4人死亡中就有1人死於與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疾病。呼籲疫情期間,更應做好自我血壓的量測工作,注意血壓變化,才能遠離高血壓及併發症的發生。
改變生活習慣對防止嚴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的復發,效果可能不遜於藥物?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團隊在2022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布一項大型前瞻性數據分析,研究顯示,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族群,只要能夠確實「戒菸」,就能獲得與服用其他三種藥物相同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人口死亡原因之一,估計每年奪去近1790萬人的生命。不過,民眾仍可透過改變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美國心臟協會》(AHA)即建議,飲食上可用「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取代生活中常見的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
三高控制不良,不只增加中風風險,還會引發帕金森氏症?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氏症日,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鄭智文醫師受訪指出,帕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落在50-60歲之間,是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50歲前發生此病則多與遺傳有關。
鎂不只是骨骼的主要成份,對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很重要,更擔負調節生理機能,以及組成肌肉酵素等作用。人體大部份的鎂儲存於骨骼之中,鎂也是骨骼硬度的來源之一,並參與肝臟內進行的維生素D合成。大抵而言,人體需要足夠的鎂幫助血管放鬆、產生能量及促使骨骼發育。
67歲國際影壇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驚傳因「失語症」宣布息影。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毓慧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時表示,失語症是一種臨床症狀,背後致病原因包括腦血管阻塞引起的「中風」或「失智症」的腦部退化。當左邊大腦受到損傷就可能造成失語症,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喪失語言能力,連最簡單字詞如「筆」也無法表述。
健康飲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條件。考量到健康飲食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美國心臟協會》15年來首次更新了飲食指南,並刊載於《Circulation》期刊。美國心臟協會根據過往研究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就醫紀錄,節錄10種飲食建議,民眾可視個人健康程度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