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減重最大迷思:為什麼一直復胖?要養成「易瘦體質」,真正該做的不是「拒吃澱粉」

減重最大迷思:為什麼一直復胖?想有易瘦體質,真正該做的不是「拒吃澱粉」

如果持續超過1-2週缺乏攝取特定營養素,如醣類、蛋白質的飲食方式,身體將進入「節能模式」,代謝開始下降,反而使脂肪難以代謝、瘦身更加困難。不少人會採取168斷食,省略早餐或晚餐,難度比嚴重節簡單。無形中達到每日總熱量攝取下降的效果,體重減輕是可預期的。但仍要注意斷食後的食慾反撲、肌肉減少以及復胖問題,都會影響長期的體重控制。

閱讀更多 »
「熱量限制」更長壽:幫助胸腺製造T細胞、減少發炎體作怪

「熱量限制」更長壽:幫助胸腺製造T細胞、減少發炎體作怪

科學家在過去數十年間,針對蒼蠅、老鼠的大量動物實驗中發現,限制熱量攝取有助於延長生物體的壽命。不過,人體是否能夠因此得到相同益處,仍無大型實驗數據能夠直接證明。耶魯大學研究團隊宣稱,限制熱量影響了一種與延長健康壽命有關的蛋白質「PLA2G7」,確實能夠減少慢性發炎,也增加了T細胞的數量。

閱讀更多 »
真有「吃不胖」體質?  醫師分析「熱量吸收」3大真相:別被網美假象欺騙

真有「吃不胖」體質? 醫師分析「熱量吸收」3大真相:別被網美假象欺騙

想減肥又不願意改變飲食習慣者大有人在,許多人紛紛追求養成「吃不胖」體質的方法,但真的有所謂「吃不胖」體質嗎?腎臟專科王介立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怎麼吃都不會變胖」的現象有三種可能性,醫學上會注意評估是否為「異常變瘦」。第一種是「熱量不被腸道吸收」,可能是各種消化不良之腸症造成。第二種是「消耗熱能增加」在疾病層面可能是發炎、癌症或甲狀腺亢進問題。第三種是「熱量直接從人體流失」,與糖尿病、蛋白流失腸病變有關。

閱讀更多 »
睡出一身肥肉?  每天僅睡6.5小時  一年恐多吃「2公斤」精緻糖

睡出一身肥肉? 每天僅睡6.5小時 一年恐多吃「2公斤」精緻糖

睡眠對於任何人而言都至關重要,對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大多數的青少年都面臨睡眠不足的情況。美國兒科學會的數據則發現,有73%的高中生,睡眠時數少於建議的8-10小時。睡眠不足問題將造成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學習成績低落、問題行為增加等情況。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近期研究則顯示,睡眠不足將導致青少年體重過重、心臟代謝疾病的風險倍增,並改變他們日常的飲食習慣。

閱讀更多 »
少吃多動為何還是胖?  醫師曝2大陷阱:「吃對食物」才有易瘦體質

少吃多動為何還是胖? 醫師曝2大陷阱:「吃對食物」才有易瘦體質

許多人在減肥時採取「少吃多動」,體重數字卻不見下降。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蔡明劼醫師指出,少吃多動減肥法其實隱藏著兩大常見陷阱,第一是「吃的少但熱量多」,第二則是「過度節食」,建議多透過飲食記錄並適時諮詢專家,有助於增加健康減重的成功率。蔡明劼醫師表示,國外曾有研究讓受試者自行評估攝取熱量,結果發現他們大幅低估了自己吃下的熱量值,最大落差更達到2倍。顯然許多人覺得自己「少吃」只是食量減少,但選擇的食物卻是麵包、餅乾、甜點等,看似份量變小,卻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高熱量。

閱讀更多 »
節食不會變瘦還可能會增加腸胃發炎風險

節食不會變瘦 還會讓腸道面目全非?研究:增加腸胃發炎風險

肥胖是現代社會最棘手的文明病之一,減肥也逐漸成為全民運動。許多宣稱能幫助減重的飲食法大為風行,包括節食、斷食、生酮飲食等等,各有支持者大力提倡。長期節食固然有可能讓體重下降,但若是每日攝取熱量過低,有可能引發腸道環境變化,對身體造成不可逆料的傷害。德國柏林夏里特醫學院(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的研究就表明,長時間節食可能引起腸胃發炎,並加重腹瀉頻率,採取任何飲食改變之前,務必衡量自身情況並諮詢專業醫師與營養師。

閱讀更多 »
螞蟻人喝半糖也可能得糖尿病

「螞蟻人」更容易英年早逝?殘酷真相「喝半糖」也可能糖尿病

台灣不只有護國神山台積電,人手一杯手搖飲也堪稱世界奇景!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人一年喝掉10億杯手搖飲料,也造就台灣人「亞洲最胖」的身型。上班族最日常的小確幸之一,莫過於下午茶或晚上加班叫杯全糖珍珠奶茶。隨著年紀增加,不少人也選擇糖量減半,彷彿飲料點半糖可減少罪惡感又能幫助養生健康。然而殘酷的事實是,飲料點半糖仍然糖量爆表,而且糖尿病併發症有可能讓更多年輕人「英年早逝」!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