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影響腦部、心臟、腎臟 嚴重恐「器官衰竭」? 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控制「三高」是掌控健康的關鍵,除了藥物以外,不少民眾欲透過運動降低膽固醇,但成效往往相當有限。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解釋,降低膽固醇主要與飲食關聯性較大,單靠運動效果有限。建議民眾飲食避開「動物性飽和脂肪酸」,也就是富含脂肪的「紅肉」,避免肝臟合成過量的膽固醇。
喝咖啡對身體究竟有無益處?咖啡看似對人體有益無害;然而,咖啡豆品種、沖泡方式不盡相同,飲用後對身體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發現,未經過濾器過濾的咖啡,如義式濃縮(Espresso)、濾壓咖啡,當中的咖啡醇、咖啡豆醇與二萜類較其他咖啡製品更高,恐怕會提升體內的血清總膽固醇(S-TC),對身體健康不利。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人口死亡原因之一,估計每年奪去近1790萬人的生命。不過,民眾仍可透過改變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美國心臟協會》(AHA)即建議,飲食上可用「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取代生活中常見的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
隨著飲食精緻化、3C產品的興盛,不少孩童從未運動、平時更是智慧型手機不離身,使其暴露於過度肥胖、體態異常的風險倍增。《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所刊登的研究報告宣稱,兒童時期的心血管事件與成年後的心血管疾病呈現高度關聯,且可能增加成年死亡率;呼籲家長切莫輕忽子女的肥胖問題。
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形成虛胖的「泡芙人」身材,與先天體質、後天飲食習慣有關?簡鈺樺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說明,一般女性基礎代謝率會因為天生肌肉量相對較少,脂肪量比較高而導致比男性差,錯誤的飲食習慣更可能使體脂率居高不下。
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發佈一份新的長期研究顯示,隨著年紀增長,年輕時較容易焦慮、擔憂的男性,在中年後罹患心臟病、中風、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將更高。該項研究指出,男性較常處於焦慮擔憂中,生理的代謝情況較容易增加心臟病機率,而且這之間的關聯比一般人想像來得更早,可能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就已發生。
又是年末尾牙聚餐時節,吃下太多重油、重鹽的美食,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控制不良。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年末聚餐料理大多是精緻飲食,常有高油、高糖、高鹽成份,享受佳餚的同時很容易攝取多餘熱量。洪暐傑醫師表示,台灣文化在聚餐場合會互相夾菜、倒酒,也常搭配含糖飲料。聚會完後更有不少人習慣「撿菜尾」,將剩餘食物打包回家。這些年末聚餐常見狀況,都可能導致飲食攝取過量,促使血壓、血糖升高,本身有三高問題或慢性病應盡量避免。
想練肌肉卻練不大?運動後該吃什麼才能攝取足夠營養素,幫助增加肌肉量?嫚嫚營養師受訪表示,如果是正在鍛鍊中的成年人,醣類每天應攝取食物總量的50-60%(減脂者可調整至40-50%);脂肪則約20-30%,蛋白質則可視飲食情況提升。嫚嫚營養師建議,運動後進行營養補充,醣類與蛋白質比例為每公斤/體重2-4克:1克左右。簡單的換算公式視,男性運動後應攝取20-30克蛋白質;女性應攝取15-20克蛋白質。良好油脂來源,較建議以Omega-3脂肪酸為主的食物。高油脂食物應避免,減少干擾身體對其他營養素吸收。
規律運動對維持健康至為重要,但現代人生活忙碌,運動時間嚴重不足,「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模式,對許多人來說可企不可及,轉而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鍛鍊方式。高強度間歇訓練並不是指特定的訓練動作,而是「短時間劇烈運動」搭配間歇性短暫休息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時間約在45秒鐘到幾分鐘不等,大幅縮短了運動時間。在不少小型研究中,認為高強度間歇訓練能帶來比中等強度運動更突出的「最大化運動效果」。
年紀輕輕就有「肥肚腩」?當心未來發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別人更高!腹部肥胖被認為與內臟脂肪堆積息息相關,也是中風及心臟病高危險群。近期一項針對兒童、青少年、年輕族群的研究發現,嚴重肥胖的年輕人更容易累積內臟脂肪,動脈硬化的分數也偏高,顯示腹部脂肪可能造成青少年甚至兒童的心血管併發症。與健康體重的年輕人相比,肥胖青年的內臟脂肪明顯較多,脈波傳播速率數值也更高。在體脂肪率屬於肥胖、且體重BMI值超過標準的受試者身上,可看到內臟脂肪與脈波傳播速率呈現正相關現象。
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而言,往往藏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如同空氣污染已被公認與慢性病甚至癌症有關。在空污之外,歐洲將交通噪音列為影響健康的第二大風險因子。以往流行病學多將交通噪音與冠心症、肥胖、糖尿病連結,可能的生理機轉是噪音會引起一連串壓力反應,影響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釋放壓力激素。夜間噪音甚至被認為會促使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氧化壓力反應,導致免疫系統改變,增加體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