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胃癌幽門桿菌篩檢納健保,仍有半數患者篩不出來? 醫:「1檢查」更有助及早發現

台灣每年新增約4000例胃癌,五年存活率僅39.2%,相較日韓明顯落後。沈延盛理事長指出,2025年起健保將納入幽門桿菌篩檢,但約半數胃癌與此無關,恐有大量患者無法及早發現,建議將胃鏡檢查納入公費篩檢,提高早期診斷率。傳統化療效果有限,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已證實能降低近25%死亡風險,但健保給付範圍仍受限,導致患者治療負擔沉重。陳仁熙理事長呼籲,政府應加速新藥審查、擴大健保給付,並強化分級醫療體系,確保病友獲得公平治療機會,以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每月偏頭痛20天起跳! 她接受1療法後驚呼:出門終於不用帶止痛藥

CGRP單株抗體療法顯著減少偏頭痛發作,讓患者不再依賴止痛藥,生活品質明顯提升。奇美醫院楊浚銘醫師指出,結合頭痛日記、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生活習慣的調整,患者能更好地掌握病情並降低發作頻率。奇美醫院還持續舉辦病友會,提供最新治療資訊與心理支持,幫助病人及家屬了解偏頭痛,讓患者不再孤軍奮戰,重拾健康與生活。

閱讀更多 »
健保藥價年年砍!  落入「Cost Down」思維陷阱?  醫警告:後果不只缺藥問題

健保藥價年年砍! 落入「Cost Down」思維陷阱? 醫警告:後果不只缺藥問題

台灣全民健保享譽國際,民眾卻面臨擔心藥價不斷調降導致缺藥可用,甚至醫師只能開立便宜學名藥的窘境?今年二月起,藥局及醫院「缺藥」的議題引發社會關注,更有醫事人員受訪宣稱今年調降藥物幅度將高達150億,社區藥局部份藥物甚至已缺藥長達一年之久。知名胸腔科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連大白肺救命藥物「Cisatracurium」都短缺。

閱讀更多 »
紀景琪教授說明,乾癬為身體發炎反應,生物製劑是利用單株抗體抑制發炎反應的原理,達到阻斷目標。

研究生中重度乾癬又卡「關」 健保生物製劑穩控迎新生

楊同學(化名)是名20多歲的研究所學生,因課業關係平常有熬夜習慣,加上壓力大竟導致乾癬發作,起初他只有局部頭皮產生皮屑,後來逐漸擴及手腳、關節處甚至全身,症狀嚴重到併發乾癬關節炎,手指腫脹疼痛,不僅影響操作實驗的流程,連日常騎車到校都變得困難,幸好後來經健保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讓病況獲得長期穩定控制。

閱讀更多 »
糖尿病患者當心「糖胖症」上身!  醫用「1治療」幫她剷肉42公斤

糖尿病患者當心「糖胖症」上身! 醫用「1治療」幫她剷肉42公斤

糖尿病不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若合併肥胖造成「糖胖症」,可能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更為不利。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羅鴻捷醫師表示,近50%初期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當肥胖合併第2型糖尿病即為糖胖症。若控制不佳,將會引起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眼睛病變、腎臟病等等,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

閱讀更多 »
健保給付要等730天!年輕癌友盼望:成立多元支持基金補助新藥

健保給付須等730日,年輕癌友吐心聲:盼成立多元支持基金補助新藥

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6年,癌症病患5年相對存活率也從40.7%提升至59.7%。雖然台灣健保制度享譽全球,但健保給付生效時間過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等情況,致使許多癌友必須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治療病人時,即便有相對應的治療武器,卻因健保未給付、病人難以自費而無法使用。近年來癌症治療的新藥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