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用「湯匙」吃飯更難控制飲食?  營養師揭減重眉角:「2種NG行為」別再做

用「湯匙」吃飯更難控制飲食? 營養師揭減重眉角:「2種NG行為」別再做

相信大家都知道「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非常不利人體的消化健康與體重控制。早在十幾年前就有研究發現進食速度過快,可能會促使人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吃下更多食物量與熱量,進而導致體重增加。相反地,減緩進食速度將有利於人體的消化與飲食控制,其所帶來的好處包含減少食物的攝取量、增加飽足感與協助體重管理等。基於這樣的概念,許多學者致力於尋找會改變進食速度的影響因子,希望藉此協助人們更有效地進行體重控制。

閱讀更多 »
「大姨媽」再訪非回春徵兆!  更年期後出現「8大症狀」快就醫

「大姨媽」再訪非回春徵兆! 更年期後出現「8大症狀」快就醫

國健署指出,子宮內膜癌為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持續性陰道出血,以及出現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更年期或停經婦女需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
壓力過大加速「免疫老化」更易染疫!哈佛教5招解壓自救

壓力過大加速「免疫老化」更易染疫! 哈佛教5招解壓自救

不可小看心理壓力對健康的影響,過多的壓力可能會加速免疫功能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甚至感染COVID-19病毒的風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 ,各種社會壓力如創傷性事件、工作壓力、生存壓力以及社會性歧視等,都可能是同年齡者的免疫系統功能落差的原因。

閱讀更多 »
太早停經恐釀失智風險? 研究:女性45歲前更年期  癡呆症機率增1.3倍

太早停經恐釀失智風險? 研究:女性45歲前更年期 癡呆症機率增1.3倍

女性45歲後將進入更年期階段,在雌性荷爾蒙顯著缺乏的情況下,身體可能出現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心理狀態,連「大腦健康」也可能受影響?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表的研究即指出,更年期過早來臨恐怕對女性的腦部不利,將使日後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提升,若合併吸菸、酗酒或不運動等不良習慣,患病機率可能更高。

閱讀更多 »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預防癡呆症需做到這「7件事」? 研究:風險最多降低43%

個人是否於老年後罹患「癡呆症」,可能與過往的生活方式有關?此前學界指出,癡呆症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大腦疾病,可能的發生原因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因此,近期《Neurology》研究試圖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癡呆症風險建立聯繫,發現若在步入老年前做到「7件事」,或許有助於預防癡呆症或腦部病變。

閱讀更多 »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研究籲做出「5種改變」 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5種改變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隨著國內疫情每日確診數破萬,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與日俱增。隔離期間難免容易產生孤獨感,若民眾自覺心理狀態變得不穩定,或本身患有心理疾病者,除了在隔離結束後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釐清病況,居隔期間、居隔後亦可養成「5種習慣」,不須花費太多時間,即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
以前都吃錯了?  美心臟協會公布「10大護心飲食法」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懂

以前都吃錯了? 美心臟協會公布「10大護心飲食法」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懂

健康飲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條件。考量到健康飲食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美國心臟協會》15年來首次更新了飲食指南,並刊載於《Circulation》期刊。美國心臟協會根據過往研究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就醫紀錄,節錄10種飲食建議,民眾可視個人健康程度作出調整。

閱讀更多 »
飲食決定壽命?  研究:多吃3食物預期壽命增10年  愈年輕開始吃愈好

飲食決定壽命? 研究:多吃3食物預期壽命增10年 愈年輕開始吃愈好

飲食是維持健康的基礎,全球飲食風險預估造成每年11萬人死亡以及2.55億失能調整生命年。改變飲食習慣有助於延長壽命?近期刊登於《PLOS Medicine》的統合研究顯示,年輕人透過飲食調整,可能有助延長預期壽命約10年時間,且對60歲以上長者同樣具顯著效果。來自挪威卑爾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現有文獻進行統合分析,並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開發統計模型,希望釐清飲食型態對預期壽命的影響估計。該模型現今作為公開可用的在線工具,名稱為「Food4HealthyLife」。

閱讀更多 »
有氧運動和重訓如何搭配

「有氧運動」和「重訓」如何搭配?「高強度間歇運動」該怎麼練?運動後怎麼吃才會減脂?

無論是出於何種動機,適當運動是維持健康、增加體能無可取代的方式。然而每天到健身房報到,對不少人而言畢竟難度太高。其實只要學會簡單的徒手運動方式,也能夠透過居家運動達到一定效果。在一般情況之下,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對身體機能有不同的好處。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就建議,運動時需結合有氧運動以及重量訓練,方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