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青年體內藏「三百顆腎結石」! 醫揭背後原因:把「1飲品」當水喝危害超大
平時不愛喝水、甚至把「手搖飲當水喝」,當心年紀輕輕腎臟就長出「巨量結石」!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20歲年輕患者,不僅不愛喝白開水,甚至把手搖飲當作水分來補充,日前因發燒及右腰疼痛一天至醫院急診就醫。
平時不愛喝水、甚至把「手搖飲當水喝」,當心年紀輕輕腎臟就長出「巨量結石」!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20歲年輕患者,不僅不愛喝白開水,甚至把手搖飲當作水分來補充,日前因發燒及右腰疼痛一天至醫院急診就醫。
年長者骨折發生機率高,補充鈣卻又擔心有結石風險?義大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一名婦人跌倒後大腿骨折,因檢查出骨質疏鬆建議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並接受骨鬆藥物注射。患者聽到需要補鈣擔憂會有腎結石問題。洪暐傑醫師提醒,根據研究顯示,適當鈣質補充可以減少腎結石發生,飲食重口味及「吃太鹹」,才是增加腎結石風險的隱藏地雷。
鈣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不僅有助鞏固骨骼健康,也負責神經傳導、荷爾蒙分泌等生理運作。不過,近日卻有網路傳言指稱,食用高鈣食物會導致「腎結石」的風險,該傳聞是否為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澄清,確實有不少民眾存有迷思,認為「鈣質就是石頭」,而補充鈣質會使腎結石的病情惡化。事實上足夠的鈣質反而可以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有助減少腎結石發作,呼籲民眾切勿抱持錯誤迷思。
「維生素D」為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促進骨骼與肌肉健康。事實上關於維生素D補充劑的效果仍存在諸多爭議,有研究認為維生素D攝取不足將引起早死風險;也有文獻指出,長者頻繁補充維生素D,失智與死亡風險恐增加2倍,更有研究質疑維生素D補充劑預防骨折的效果,不如大眾所預期般地有效。
攝取充足維生素C對維持健康免疫力很重要,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忙碌,不少民眾選擇額外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作為日常保健,但過量攝取維生素C不只可能增加腎臟負擔,還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必須洗腎救命。一份刊登在開放期刊《Cureus》最新的病例報告即指出 ,一名55歲的女性因為體內過量的維生素C引發急性腎損傷(AKI)及腎臟高草酸尿症(hyperoxaluria),急診至今三個月,必須持續透過血液透析(洗腎)維繫腎臟健康,並已確診屬於末期腎臟病(ESKD)。
台灣的飲食文化中,「麵食」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不過如果太愛吃麵,則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隱憂?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民眾平時食用的「麥製麵」,如泡麵、意麵、油麵、拉麵、麵線,在製作過程都會添加精製鹽,與同為主食的米飯相比,相同重量下會多吃進300-900 mg的鈉含量。
「維生素D」為一重要營養素,能幫助骨骼與肌肉保持健康。不過,全球仍有至少約60%人口維生素D攝取不足;國內亦有60-70%的民眾,因曝曬太陽時間過少、戶外活動不足而導致維生素D缺乏。如今刊載於《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指稱,維生素D的不足可能與過早死亡的風險有關。
全台洗腎人口逾9萬人,盛行率為全球第一,也因此台灣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國內接受透析治療者雖以長者居多,但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為「多囊腎」而面臨年輕就洗腎的風險。所幸,今日已有可延緩洗腎時間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有望幫助患者奪回人生主導權,避免事業衝刺期因為洗腎而阻礙重重,人生留下遺憾。
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低醣類」的飲食方法,主要作用為使體內燃燒脂肪不完全而產生「酮體」。科學家發現酮體能夠起到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因此也逐漸被用於治療頑固從長遠來看,生酮飲食確實有延長飽腹感、幫助保持肌肉質量等功效,並減少個人的卡路里攝入量。甚至有文獻指稱,生酮飲食可改善慢性病患者的性功能,進而改善性慾低落問題。性癲癇。
泌尿道結石可以在泌尿道任何一處形成,其中最常形成的部位在腎臟,因此稱為「腎結石」。另外,結石也常出現在輸尿管和膀胱中,偶爾會卡到尿道。腎結石常見於男性,好發於年輕族群。輸尿管的途徑中有3處狹窄,分別是從腎盂轉至輸尿管處、與髂總動脈交叉處、貫通膀胱壁的部位。
腎臟「長水泡」沒症狀,卻可能讓年輕族群提早洗腎?光田綜合醫院沙鹿總院腎臟內科主任王家良醫師受訪表示,「多囊腎」是所有遺傳性腎臟病中造成洗腎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父母罹患多囊腎則兒女會有50%機率得到,導致成年後腎功能受影響,最終面臨洗腎。
擔心水果太甜、糖份太高,改吃補充營養素的「綜合維它命」就好?腎臟專科王介立醫師發文表示,「不要吃水果,吃綜合維它命就好」的說法,是將水果看成單純「果糖」加上「數種維它命」的組成。然而,原型食物的營養組成相對複雜,恐有營養品不可取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