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假返鄉保護好新生兒! 腸病毒「伊科11型」奪命風險高,醫籲家長:留意4大徵兆
連假返鄉慎防病毒!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醫師提醒,伊科11型腸病毒對新生兒具高致命風險,應注意食慾驟降、活動力變差、反覆嘔吐與發燒四大警訊;高燒超過38°C應立即就醫。同時諾羅病毒仍持續流行,佔近期腸胃炎群聚6成,傳染力極強,常見症狀為嘔吐、噁心,腹瀉及發燒比例較低。孩童感染後須補充水分,痊癒2天後才能返校,避免交叉感染。
連假返鄉慎防病毒!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醫師提醒,伊科11型腸病毒對新生兒具高致命風險,應注意食慾驟降、活動力變差、反覆嘔吐與發燒四大警訊;高燒超過38°C應立即就醫。同時諾羅病毒仍持續流行,佔近期腸胃炎群聚6成,傳染力極強,常見症狀為嘔吐、噁心,腹瀉及發燒比例較低。孩童感染後須補充水分,痊癒2天後才能返校,避免交叉感染。
新春疫情高峰將至,流感與多種病毒感染風險增加。根據疾管署資料,流感門急診人數達13.9萬,A、B型流感、腺病毒、hMPV等病毒活躍。全煜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林岱樓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後防護鬆懈導致感染風險升高,建議注意高燒、乾咳、全身不適等流感症狀,及時就醫防止重症發生。除流感外,腸病毒、諾羅病毒等亦是高峰期,年節期間應保持通風、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並注重飲食均衡與衛生,以降低感染機率。
HPV疫苗接種擴展至國中男生成為2024疫苗十大新聞榜首,李秉穎醫師表示,顯現此疫苗對群體免疫的重要性;黃玉成醫師則強調RSV疫苗的保護力,特別是對嬰幼兒和高齡者。此外,帶狀疱疹疫苗除預防疼痛,研究顯示還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防疫情升溫,並強調高齡者接種疫苗副作用更少,應安心施打。
近日低溫加劇兒童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威脅,林口長庚朱世民醫師指出,流感、腸病毒及RSV是冬季主要病毒。流感常見高燒、肌肉痠痛及全身無力,可能引發腦部、肺部重症;腸病毒則以手足口病、口腔潰瘍為主,重症風險集中在腸病毒71型,可能導致心肺與腦部損傷。朱醫師建議,6個月以上兒童應接種流感疫苗,2個月以上嬰幼兒應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家長應確保孩子良好衛生習慣並注意重症症狀,若症狀持續應及早就醫避免嚴重後果。
「歌神」張學友來台演唱,卻不幸於演出前數小時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宣布緊急停辦演唱會,讓無數歌迷為之扼腕不已。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教授黃立民醫師對此表示,RSV感染族群涵蓋各年齡層,尤其脆弱族群如長者、幼童更要留意重症風險。
台灣目前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家長需格外注意孩子的健康!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腸病毒疫情週報》指出,今年第19週(5/5-5/11)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共計17,657人次,較前一週(16,240人次)上升6.7%,顯見疫情仍在呈現升溫趨勢。
台灣食安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寶林茶室」邦克列酸(Bongkrek acid)中毒事件後,知名餐飲集團「王品」旗下2家餐廳「初瓦」、「嚮辣」;日本料理餐廳「藏壽司」接連傳出食物中毒案例,其中初瓦與嚮辣通報案例共計82例、藏壽司更是在11天內接獲2起通報,新莊、淡水分店已被勒令暫停營業。
透過中醫介入治療,也能緩解小朋友的腸病毒症狀?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醫師指出,此前一名5歲女童患者因過敏性鼻炎,而長期於中醫門診調理身體。本次回診時卻發現該患者輕微發燒、咽喉痛、口破、腹痛、舌紅苔白膩,且合併四肢起水泡、紅疹等疑似腸病毒症狀。
近期全台諾羅病毒大爆發,各年齡層皆傳出有患者上吐下瀉、就醫後才告好轉的消息。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鄭弘彥醫師提醒,諾羅病毒可藉由排泄物、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接觸傳染,傳染力極強,成人或幼童都有可能被感染,呼籲民眾多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