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沉、腹脹、關節痛是濕氣重! 中醫曝5大「壞習慣」害濕氣瘀滯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國內Omicron確診人數與日俱增,雖然已有不少民眾已施打疫苗,且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確診後是否將發生長期併發症,也就是俗稱的「長新冠」,仍是民眾最為擔憂的議題之一。《潮健康》特此整理長新冠相關研究與指南,提供民眾癒前的疾病預防、與癒後照護、就醫作為參考。
無不良嗜好、家族相關病史,仍要注意「心肌梗塞」的風險!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血管內科劉昱成醫師表示,疫情期間一患者於工作時突然昏厥並失去心跳,急診後CPR仍然意識不清。確診後認定為急性心肌梗塞,原本心血管就已慢性阻塞約90%、完全阻塞後更造成大片心肌梗塞缺氧,幸經緊急裝置血管支架後順利清醒。
Covid-19確診後出現的症狀和後遺症是民眾近期所關注的議題。究竟康復後,民眾可以如何留意自身狀況,以及做哪些日常保養恢復體力和健康呢?聯安診所蒐集了各科專業醫師與醫護團隊的建議,提供給確診者及其家屬「照護QA指南」,在康復的路上一同齊心面對。
國內Omicron確診人數與日俱增,雖然已有不少民眾已施打疫苗,且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確診後將產生何種併發症,仍是民眾最為擔憂的議題之一。其中因罹患「長新冠」(Long Covid)導致的各種後遺症,可能將對人體造成不小的損害。時至今日,學界仍無法確切解釋長新冠的發生原因。
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為表淺的靜脈外觀變粗、變大或鼓脹造成的靜脈血管疾病。常見的發生原因為靜脈血管內瓣膜結構脆弱鬆垮,導致體內血液循環回流產生異常,或是前端深部靜脈阻塞(少數)導致後端血管腫大,使腿部出現類似「冒青筋」的外觀表現。
許多人認為「腳是第二個心臟」,只要每天多走路,就對心臟健康有幫助?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陳玠宇醫師表示,走路能促使血液循環、減少過度肥胖,並且能夠幫助三高控制。大致而言,有增加血流循環、提升熱量消耗以及減少風險三方面好處,對降低冠狀動脈疾病機率有一定幫助。腳部血管愈健康,也表示心臟血管也較強健?陳玠宇醫師說明,腳部動脈血管如果有阻塞問題,確實多半也會看到心臟血管有阻塞現象,這也是為何腳被視為第二心臟,因為周邊動脈血管與心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血栓」與眾多心血管問題息息相關,究竟血栓為何會發生?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陳玠宇醫師表示,血栓其實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身體在出血時會啟動血液凝集反應,形成血栓、血塊以阻止出血。當長期血液循環不佳或危險因子控制不良,血栓就可能在動脈、靜脈中形成並造成病變。
COVID-19大流至今,病毒株不斷變異至今,儘管最新的Omicorn變異株被認為逐漸走向輕症化與流感化,但最新的研究報告警告人們,確診COVID-19的後遺症可能持續長達一年之久,更可能對心血管造成深遠傷害。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報導指出,在疫情大流期初期就已發現,重症感染會破壞患者的心臟血管健康,引起血栓、發炎、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
冬天在家耍廢追劇,記得不定時起來走走!《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近期刊登的研究表明,長時間追劇、緊盯螢幕又久坐不起超過4小時以上,恐將增加血栓、靜脈栓塞風險。
台灣新冠疫苗陸續到貨,施打覆蓋率預計逐步增加,但仍有不少民眾擔憂接種疫苗可能有未知後遺症。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翁資閔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現在國內3種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的AZ疫苗、mRNA的莫德納及BNT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的高端疫苗,施打後主要副作用差異不大,但若症狀持續2-3天以上,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週末假日喜歡聚餐或喝酒狂歡?小心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心血管中心主任Deepak Bhatt 表示,心房顫動是指快速且不規律的心律異常,而短時間內大量飲酒,可能增加心房顫動急性發作的機會。在美國,這種現象被稱為「假日心臟病」,因為在假期前後人們大量飲酒與酗酒的機會增加,容易造成更多急性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