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整理報導/確診患「新冠後遺症」機率高嗎? 哪些人是好發族群? 該怎麼做緩解症狀?

長新冠整理報導
確診患「新冠後遺症」機率高嗎? 哪些人是好發族群? 該怎麼做緩解症狀?


潮健康/綜合報導


國內Omicron確診人數與日俱增,雖然已有不少民眾已施打疫苗,且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確診後是否將發生長期併發症,也就是俗稱的「長新冠」,仍是民眾最為擔憂的議題之一。《潮健康》特此整理長新冠相關研究與指南,提供民眾癒前的疾病預防、與癒後照護、就醫作為參考。


罹患長新冠有哪些常見症狀?  患者容易腦霧、失眠、喘不過氣


罹患長新冠有哪些常見症狀?  台灣患病人口恐將逾30萬?

長新冠的典型症狀有哪些?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指南,長新冠症狀包含:

1. 極度疲倦與疲勞

2. 喘不過氣

3.
胸痛或胸悶

4. 腦霧

5. 失眠

6. 心悸

7. 嗅味覺改變

8. 關節疼痛

9. 噁心嘔吐

10.
耳鳴。


英國國民保健署表示,長新冠甚至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而使罹患憂鬱症、焦慮症風險增加。NHS表示,大多數的長新冠症狀會在12週內完全康復,但對於某些人來說,症狀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指南,大多數感染 COVID-19 的人會完全康復,但目前的證據表明,大約 10%-20% 的人在從最初的疾病中恢復後會經歷各種中長期影響。截至6月17日,國內確診數約為3,135,565人。估計將有約30萬至60萬人,可能處於長新冠的高風險中。


長新冠的好發族群? 4類人要注意


長新冠的好發族群? 4類人要注意

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表示,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可得知4類民眾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現象:

1.
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如心血管疾病)

2.
先天免疫缺陷者(如免疫缺陷症)

3.
神經系統異常者

4.
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如糖尿病、胰島素阻抗)。


Strain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使微血管阻塞、導致體內細胞中的「粒線體」迅速受損。這也是為什麼罹患長新冠的患者容易筋疲力盡。《Biochemical Journal》刊載研究亦透露,血液中微小的「凝塊」,可能透過阻止氧氣輸送到身體組織,產生長期新冠症狀。意即體內血管氧氣輸送功能不彰者,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將會提升。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學專家Melissa Heightman博士指出,長新冠的發病機制中,可能存在持續性的微血管或內皮細胞障礙。該種障礙對於人體的凝血功能較為不利,若平時運動量不足,如長者、久坐上班族、肥胖者或慢性病患者,確診新冠肺炎並罹患長新冠,恐將導致凝血功能異常風險增加,並引發症狀如牙齦出血、流鼻血、皮膚瘀青/紫斑、拔牙時大量出血等等。


長者患長新冠有哪些風險? 出現症狀是年輕人2倍

長者罹患長新冠有哪些風險?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感染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約有小於3%的患者需要住院。在感染開始後 90 天,14.8%的患者仍出現症狀。根據統計,美國有 32%的在新冠病毒感染中倖存下來的長者,在感染後長達4個月出現長新冠症狀——該比例是18-64歲的2倍之多(約14%)。其他研究則表明,長新冠症狀甚至可能持續近1年的時間。


有鑑於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的比例較高,可能的原因是長者的慢性病發病率和身體脆弱性較高。這導致大流行期間,長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提升,無形中增加的醫療量能的負荷。「平均而言,老年人的復原力較差。他們不像年輕人一般,能從嚴重的長新冠症狀中康復。」該研究的作者兼 Optum Care 轉化研究執行主任 Ken Cohen 博士表示。


兒童也可能罹患長新冠?  機率較成年人為低?


兒童也可能罹患長新冠?  機率較成年人為低?

染疫兒童是否將罹患「長新冠後遺症」?《Nature》指出,根據義大利先前的研究,有超過30%的兒童在染疫4個月後出現失眠、疲勞、肌肉疼痛等症狀,類似於感染長新冠的成年人。研究表明,即使是輕症或無症狀的兒童,也無法倖免於這些影響。


不過,德國兒科專家Jakob Armann卻透過研究指出,兒童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可能比想像中低。1,500人實驗證實,真正罹患長新冠的兒童比例僅約10%、而真實數字更可能低至1%。Armann表明,確實需要更多研究佐證兒童的長新冠症狀,以及病程走向。



確診長新冠有徵兆? 出現5症狀要注意


確診長新冠有徵兆? 出現「5症狀」患病率飆3倍以上

確診後是否將罹患「長新冠」,與染疫一週後出現「5種症狀」可能有關?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Nature》刊載研究說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分析英國、美國瑞典的新冠肺炎病例後發現,染疫者於確診第一週內,出現「5種症狀」以上,日後病程發展成長新冠的風險,將是一般確診者的3.53倍。


黃軒醫師表示,5種常見症狀包含頭痛、疲憊、聲音沙啞、肌肉痠痛與呼吸困難。值得一提的是,70歲以上長者出現「味覺喪失」症狀者相較年輕族群為多。另外,年紀與性別亦為長新冠的風險因子。研究指稱,18-49者罹患長新冠機率為9.9%;超過70歲患者則為21.9%。女性患長新冠機率為14.9%;比男性的9.5%高出將近1.6倍的風險。


打疫苗能減少長新冠發生率?  研究:效果可能僅15%


打疫苗能減少長新冠發生率?  研究:效果可能僅15%

至於疫苗能否降低「長新冠」(Long COVID)風險?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報導指稱,根據最新一份分析1,300萬人健康記錄的調查研究顯示,接種疫苗約只降低15%的「長新冠」機率。這是目前為止人數最多的「長新冠」研究,但研究結果仍有其不確定性,並與其他類似研究數據有所出入。


《NATURE》專文分析指出,長新冠通常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後持續數周甚至數月的症狀,但因難以量化,症狀定義又不一致,甚至研究「長新冠」的普遍程度都有相當困難。為研究確診者出現長新冠的比例,以及突破性感染後是否增加發生風險,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醫療中心腎臟病專家Ziyad Al-Aly 團隊,分析2021年1月到12月的美軍退伍士官兵的健保資料庫,其中包括34,000人接種疫苗後又發生突破性感染的個案,以及113,000名未接種疫苗的確診病例。


該研究宣稱,接種疫苗對於長新冠的風險約只下降15%,接種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個案,死亡率大約下降34%。然而,接種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個案,出現長新冠47種後遺症與24種風險的比例,的確比未接種疫苗者低。


確診後罹患長新冠  如何就醫治療?


確診後罹患長新冠  如何就醫治療?

至於康復者若癒後罹患長新冠,該如何就醫治療?衛福部近日推出《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針對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的康復者,若有多種新冠肺炎感染後綜合症候群,需要整合醫療者,可先掃描QR Code查詢「整合門診醫院」,由主責醫師看診後,依病人的各科別醫療需求採取「跨科別會診」。病人接受當次整合門診醫療服務後,僅需繳交一次掛號費與一次部分負擔。


另外,衛福部也針對個別族群提出建議:

1.
對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建議:請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適度調適壓力並自我復健,如有醫療協助務必聯繫相關單位。

2.
對新冠肺炎照護者的建議:面對確診者,請先以同理心傾聽,以開放式對談了解病人的需求。與確診者確認自己可以提供的支持與協助。

3.
對醫護從業人員的建議:應完整衛教染疫康復者的相關症狀,並針對其症狀給予個別的評估與檢察。


如何緩解長新冠病情?  醫師授用藥、點穴妙招緩解


如何緩解長新冠病情?  醫師授用藥、點穴妙招緩解

罹患長新冠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緩解症狀?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面對新冠後遺症切勿驚慌,長新冠所帶來的不適可以經由中醫師診斷後,給予投藥或是透過針灸獲得改善。如「濕邪困脾」,患者可能疲倦、腹瀉、消化差、頭昏、痰多;此時可以四神湯、藿香、白荳蔻等,穴道則可按摩陰陵泉穴、豐隆穴等等。


有些病人解隔後喉嚨仍感不適,或有咳嗽症狀,舌頭顏色仍偏紅,整體火氣還沒消,這代表還有熱邪沒有清乾淨;中醫稱之為「餘熱未清」。可選用藥材如魚腥草、薄荷、連翹等做改善;穴道則可按摩魚際穴、尺澤穴。


如何緩解長新冠病情?  腦霧後要採取6措施


另外,健康生活型態有助加快腦霧症狀改善,美國認知行為神經學專家Andrew E. Budson建議可採取下列措施,第一,多運動,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佳;第二,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植物油、水果、蔬菜、堅果、豆類、全穀物;第三、適當睡眠,可幫助大腦與身體清除多於毒素並恢復。


第四,參與社交活動,能幫助情緒並有助思考與記憶;第五,從事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正念,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第六,避免飲酒與濫用藥毒物,減少接觸會傷害大腦的物質。





《潮健康長新冠懶人包》推薦閱讀

什麼是「長新冠」? 症狀會持續多久? 專家曝「4種人」受影響最大

不只腦霧、咳嗽還會異常疲勞! 染BA.2株「長新冠」機率多2成?
打疫苗減少「長新冠」風險? 研究:效果恐只15%
染疫一週出現「5症狀」 長新冠風險增3倍? 重症醫曝高風險群
染Omicron孩童會罹患「長新冠」嗎? 「哮吼」是重症警訊? 專家:出現「6現象」快就醫
兒童確診也會得「長新冠」? 重症醫籲家長注意「5大後遺症」
罹患「長新冠」莫恐慌! 中醫師授藥方、點穴妙招 有效抒緩「5大症狀」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