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膠微粒會「遺傳給下一代」? 專家點名:濕手拿發票、吸奶嘴都很危險
現在,塑膠儼然已成為「生活必需品」,正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覺得於心不安,因此,我一定要向各位說明塑膠製品的危險性。更有報告指出,如果孕婦體內囤積大量「雙酚A」,生出來的孩子將來很有可能會罹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或變胖。
現在,塑膠儼然已成為「生活必需品」,正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覺得於心不安,因此,我一定要向各位說明塑膠製品的危險性。更有報告指出,如果孕婦體內囤積大量「雙酚A」,生出來的孩子將來很有可能會罹患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或變胖。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若本身為精神疾病患者,該從哪些運動著手最好?刊載於《BMC Psychiatry》的研究表明,「衝浪」與「登山健行」2種運動,對於緩解重度憂鬱症症狀而言,具有顯著的正面作用。
不少年輕族群下班或放學後,就此徜徉在社群媒體的世界中,智慧型手機不曾離身。這種被動接觸大量資訊的狀態,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研究表明,毫無節制地瀏覽社群內容,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增加有關。
睡眠時間的長短往往對個人健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不僅睡太少會造成健康問題,「睡太多」同樣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刊載於《Neurology》的研究指稱,睡眠時間過短、過長皆與中風發作機率增加有關,個人的睡眠問題越多、中風的風險也就越大。
東方人愛喝茶已非新鮮事,其中苦澀味較重的「抹茶」更是不少東亞民眾的心頭好,被廣泛運用於飲品、甜食當中,增添飲食風味。如今營養學期刊《Nutrients》刊載的動物實驗表明,抹茶有助於提高「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從而擁有改善「憂鬱症」或心理疾病的潛力。
隨口罩解封、輕症免隔離政策陸續實行,如何與病毒持續共存、成為今年度的重要課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高達6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甚至以體力影響最有感。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只要適時自社會獲得支持,對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或許具有一定幫助?《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JP)刊載研究表明,對於遺傳性憂鬱症患者而言,獲得社會支持可以大幅減輕病情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跑步運動的興盛,一般民眾對於跑步鞋的性能與要求也逐漸增加。近年各各大鞋廠製造的跑步鞋,鞋底主打「碳纖維板」材質,聲稱其能增加地面的反彈力道,讓跑者產生猶如「貼地飛行」的感受;且自從知名馬拉松跑者Eliud Kipchoge首次嘗試以碳板跑鞋作為比賽用鞋、並打破大會紀錄以來,碳板跑鞋正逐漸成為專業跑者與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
心理疾病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歷經3年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時期形成的壓力與孤獨感,對特定族群而言或許難以抹滅。不過,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認為,日常採取具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或許有機會逆轉高壓力與心理疾病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