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哪些運動最能抒壓? 研究解答:衝浪、登山效果顯著! 最多降7成重鬱症狀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若本身為精神疾病患者,該從哪些運動著手最好?刊載於《BMC Psychiatry》的研究表明,「衝浪」與「登山健行」2種運動,對於緩解重度憂鬱症症狀而言,具有顯著的正面作用。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若本身為精神疾病患者,該從哪些運動著手最好?刊載於《BMC Psychiatry》的研究表明,「衝浪」與「登山健行」2種運動,對於緩解重度憂鬱症症狀而言,具有顯著的正面作用。
不少年輕族群下班或放學後,就此徜徉在社群媒體的世界中,智慧型手機不曾離身。這種被動接觸大量資訊的狀態,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研究表明,毫無節制地瀏覽社群內容,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增加有關。
睡眠時間的長短往往對個人健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不僅睡太少會造成健康問題,「睡太多」同樣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刊載於《Neurology》的研究指稱,睡眠時間過短、過長皆與中風發作機率增加有關,個人的睡眠問題越多、中風的風險也就越大。
東方人愛喝茶已非新鮮事,其中苦澀味較重的「抹茶」更是不少東亞民眾的心頭好,被廣泛運用於飲品、甜食當中,增添飲食風味。如今營養學期刊《Nutrients》刊載的動物實驗表明,抹茶有助於提高「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從而擁有改善「憂鬱症」或心理疾病的潛力。
隨口罩解封、輕症免隔離政策陸續實行,如何與病毒持續共存、成為今年度的重要課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高達6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甚至以體力影響最有感。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只要適時自社會獲得支持,對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或許具有一定幫助?《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JP)刊載研究表明,對於遺傳性憂鬱症患者而言,獲得社會支持可以大幅減輕病情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跑步運動的興盛,一般民眾對於跑步鞋的性能與要求也逐漸增加。近年各各大鞋廠製造的跑步鞋,鞋底主打「碳纖維板」材質,聲稱其能增加地面的反彈力道,讓跑者產生猶如「貼地飛行」的感受;且自從知名馬拉松跑者Eliud Kipchoge首次嘗試以碳板跑鞋作為比賽用鞋、並打破大會紀錄以來,碳板跑鞋正逐漸成為專業跑者與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
心理疾病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歷經3年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時期形成的壓力與孤獨感,對特定族群而言或許難以抹滅。不過,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認為,日常採取具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或許有機會逆轉高壓力與心理疾病帶來的危害。
當遇到先前見過的同事或親友,卻無法記起對方的長相,有可能是罹患「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的前兆?近期發表於《Cortex》的研究為臉盲症帶來嶄新見解,表明該疾病可能比大眾種想像地更為普遍,約每33人中就有1人會患病。
是否你也常聽到長輩對晚輩說:「你們這個世代真幸福,要什麼有什麼?」在這個概念下,大家的快樂指數應該都破表才是,但事實上是這樣子的嗎? 其實並不然,真實的結果反而是壓力變大了,從原生家庭問題、升學職場競爭、社群媒體言論、甚至於人際互動及性向困擾。都悄悄交織著並影響了你我的生活,「看似幸福、卻又受苦」恐怕才是形容現代人最貼切的一句話了。
土耳其強震發生之後,已經有超過3萬人罹難,許多家庭因為失去親人而破碎。精神科醫師分析,人在面臨重大失落(significant loss)事件時,都會出現傷慟反應(bereavement),有憂鬱的情緒都很正常,但如果未加以正視而演變成重度憂鬱症,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恐將造成憾事發生。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功能衰退,不少人擔憂記憶力可能從此下降、影響工作效率或日常生活。不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或許可以逆轉年齡所導致的記憶力衰退風險?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權威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表明,6種健康生活方式與減緩記憶力下降有顯著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