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補充維生素D沒用?研究:死亡率無差異、癌症死亡風險增15%

維生素D被打臉? 研究稱死亡率無差異、癌症死亡風險反增15%

每天補充維生素D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嗎?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Rachel Neale教授的研究團隊在權威期刊《The Lancet》發表最新研究,在長達五年的對照試驗後發現,隨機分配中補充維生素D的老年受試者,心血管死亡率並沒有明顯下降,相反地,這群受試者的癌症死亡風險,甚至於略高於安慰劑組。

閱讀更多 »
慢性發炎與肥胖、癌症有關!  哈佛:多吃5種「天然食物」助身體抗發炎

慢性發炎與肥胖、癌症有關! 哈佛:多吃5種「天然食物」抗發炎

體內產生「慢性發炎」症狀,要當心老化、肥胖甚至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慢性發炎症狀是現代人面臨最普遍的健康風險,與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該如何減少體內「慢性發炎」問題?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營養部主任Kathy McManus表示,如穀物、堅果、瘦蛋白(lean protein)與橄欖油等「地中海類型」飲食,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另外,「植物性飲食」中含有大量維生素、膳食纖維,能對抗氧化過程產生的自由基,亦對減少發炎症狀有所助益。

閱讀更多 »
骨鬆骨折死亡率比癌症更高

搬個流理台竟「腰椎骨折」? 醫師:骨鬆骨折死亡率比癌症更高!

「嚴醫師,我最近經常腰痠背痛,是不是骨質疏鬆症?」骨科門診不時有病人如此問起。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嚴可倫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不少病人直到因跌跤或摔倒骨折,才知道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多時。甚至有病患只是打掃時搬動流理台,就因為骨鬆而造成腰椎壓迫性骨折。醫師提醒,骨鬆一旦引起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甚至高於癌症。

閱讀更多 »
營養師教減油減卡重點5招

炸魷魚比炸雞排健康嗎? 吃鹹酥雞前必看! 營養師教「減油減卡」重點5招

台灣美食聞名遐邇,炸物小吃如鹹酥雞等,更是許多人的心頭好。近年健康風氣興盛,不少民眾吃鹹酥雞時會挑選「比較健康」的炸魷魚等海鮮類。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魷魚確實是低脂海鮮,基本熱量不到一百卡,但在經過油炸後熱量恐上升3倍。想控制體重或減少熱量攝取者,別因為海鮮卡路里較低而吃下過量油炸食品。

閱讀更多 »
得舒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生物標記

不只能降高血壓? 研究:「得舒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生物標記

愛吃美食又太少運動,當心「隱藏殺手」高血壓提早報到。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發現,台灣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4.1%,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與心臟病、腦中風等重大傷殘疾病息息相關,除應積極控制與治療,日常飲食調整也是影響血壓的重大關鍵,針對高血壓最廣為人知的飲食方式,就是1997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雜誌的「得舒飲食」(DASH)。

閱讀更多 »
綠茶除了抗衰老還能抑制新冠肺炎

不僅長輩要喝 年輕人也該來一杯!綠茶除了抗衰老還能抑制新冠肺炎?

綠茶在東方廣受歡迎,不管是傳統中國社會的飲茶習慣,或是日本的茶道文化,都看得到綠茶的身影;在台灣的手搖飲料店或便利商店裡,綠茶也總是不會缺席。事實上綠茶對身體的好處還真不少:茶葉中的兒茶素不僅能抗氧化、防止身體衰老,還能夠降血壓、防止中風,甚至有防止蛀牙、保健口腔的功效。其實綠茶的好處還不只這些,根據中國的最新研究,綠茶中的兒茶素竟有可能抑制新冠肺炎的病毒?

閱讀更多 »
疫情讓人憂鬱變胖-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好處

防疫生活壓力大憂鬱又變胖 怎麼吃才有救?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真正好處

國內外疫情持續,防疫生活壓力大,容易引起焦慮、憂慮等情緒問題。不少人透過吃甜食抒發心情,但要注意甜食攝取過量,不旦造成身體負擔,也容易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肥胖機率。Sunny營養師提醒,要對抗憂鬱及焦慮,可從均衡飲食和攝取幫助穩定情緒的營養素著手。Sunny營養師受訪指出,飲食中不少營養素與穩定情緒有關,如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了DHA、EPA,都對情緒穩定有幫助。國人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問題,而鈣質具有穩定情緒的功能,建議攝取牛奶、小魚乾、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可補充鈣質攝取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