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蘋果病疫情延燒,該取消旅遊行程嗎? 醫示警:3類人要避免前往疫區
日本傳染性紅斑症(蘋果病)疫情升溫,東京都病例達歷史新高。此疾病主要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成人亦可能感染,症狀通常較輕微。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錫全表示,典型表現為「巴掌臉」紅疹和類流感症狀,少數高風險族群如孕婦、血液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恐有重症風險。洪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應避免前往疫區,普通民眾則無需取消旅遊行程,但應配合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人群聚集。
日本傳染性紅斑症(蘋果病)疫情升溫,東京都病例達歷史新高。此疾病主要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成人亦可能感染,症狀通常較輕微。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錫全表示,典型表現為「巴掌臉」紅疹和類流感症狀,少數高風險族群如孕婦、血液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恐有重症風險。洪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應避免前往疫區,普通民眾則無需取消旅遊行程,但應配合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人群聚集。
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主要成分EPA和DHA具三大功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脂與血壓;保護眼睛,預防乾眼症與視力退化;提升專注力,幫助思緒清晰。劉佳明藥師表示,適合補充魚油的族群包括三高患者、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者及高壓工作者。挑選魚油時應關注EPA與DHA含量、純度、來源及品牌信譽,避免過量攝取或重金屬污染。
小花藥師提醒選購納豆紅麴保健品應注重安全性檢驗,包括橘黴素、重金屬、農藥殘留及微生物檢測,並確認產品有SGS或STC等第三方認證。選擇來源清楚的品牌及正規通路購買,避免受污染或不合規產品影響健康,保障消費者的身體需求與安全。
隨著天氣轉冷,火鍋成為冬季暖身首選。面對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等台灣人最愛鍋物,張語希營養師提醒選擇瘦肉部位、搭配蔬菜並避免過量。對於麻辣鍋,更推薦與清湯混搭,減少紅肉與內臟攝取,避免使用沙茶醬、豆瓣醬等高鈉醬料,並多選蔬菜如白菜、菠菜、菇類,或豆腐等健康豆製品。
呂紹睿醫師提醒,跪地、爬樓梯及特定宗教儀式中的反覆蹲跪動作,可能加速膝關節退化,特別是女性更易因頻繁屈膝而受影響。膝部檢查中若出現壓痛、彈響或摩擦聲,需警惕「內側摩擦症候群」等問題。影像學發現關節間隙變窄、骨刺或囊腫,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呂醫師強調,早期診斷並減少過度屈膝動作,有助於保護膝關節健康,避免病情惡化。
年末大餐後如何保護血管健康? 研究顯示,餐後飲用富含高黃烷醇的可可飲料可改善血管舒張功能,保護血管內皮。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指出,攝取高表兒茶素可可飲品能降低內皮素-1生成,促進一氧化氮分泌,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此外,綠茶和莓果也具有類似效益,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專家提醒,搭配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才能全面降低心血管風險。
立冬後氣溫轉冷,正是進補好時機。宜蘊中醫診所楊佩鈺醫師建議,冬季進補應遵守「對症、溫和、適量」原則。針對陰虛或陽虛體質,分別選擇滋陰或溫補食材;避免過度燥熱,搭配滋陰食材如紅棗、枸杞;進補應循序漸進,避免消化不良。推薦食譜包括當歸黃耆雞湯、黨參淮山枸杞湯、北芪鱸魚湯及桂圓蓮子百合粥,能補氣血、養陰陽、提升免疫力。適量進補並配合體質調整,能幫助增強體質,應對冬季寒冷氣候。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40歲以上人群,呂紹睿醫師指出,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的反覆摩擦是主要原因,稱為「內側摩擦症候群」。常見徵兆包括膝蓋彎曲時的「喀喀聲」、夜間疼痛影響睡眠,以及膝關節突然無力或鎖住。患者應警惕爬樓梯、久坐起身時的疼痛,及早就醫診治可有效延緩退化並改善生活品質。
魚油富含 Omega-3 脂肪酸,對眼睛乾澀、三高人群及精神壓力大者有顯著幫助,特別適合乾眼症、高血脂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洪瑞德藥師指出,服用魚油需注意禁忌,特別是服用抗凝血藥物、懷孕晚期或對魚類過敏者應避免,以免增加健康風險。魚油補充量每日不超過2克,建議隨餐食用以提升吸收效果。如不確定是否適合,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