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

減重沒吃早餐會變胖? 營養師列5理由:身體燃燒熱量變少

張語希營養師指出,不吃早餐可能與體重增加有關,原因包括:代謝速度下降、午晚餐進食量增加、血糖波動變大、食慾激素失調,以及夜間進食增加。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身體燃燒熱量減少、囤積脂肪更多。對於習慣不吃早餐的人,可選擇低負擔、高營養的食物,如水果、堅果或優酪乳;習慣吃早餐者則應均衡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健康脂肪,穩定血糖和提升飽足感。

閱讀更多 »
用「代糖」取代蔗糖沒比較健康?  權威期刊曝:過量將引發憂鬱症、最嚴重恐罹癌

用「代糖」取代蔗糖沒比較健康? 哈佛研究曝:過量將引發憂鬱症、嚴重恐致癌

世衛組織(WHO)旗下部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期宣布人工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可能會被列為潛在的「致癌物」;如今代糖的危害恐再添一筆。權威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研究指出,攝取過量的人工代糖,可能會造成健康成年人更高的憂鬱症風險。

閱讀更多 »
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閱讀更多 »
預防糖尿病要「用睡的」! 研究:早睡幫助脂肪代謝、控制血糖

預防糖尿病要「用睡的」! 研究:早睡幫助脂肪代謝、控制血糖

早起的鳥兒不僅有蟲吃,還能避免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發表於《Experimental Physiology》的新研究指稱,人類的「睡眠週期」會導致個體的代謝差異,並改變身體代謝的運作。如時常熬夜、日夜顛倒者,利用脂肪獲取能量的能力顯著降低,意味著罹患肥胖、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閱讀更多 »
夏天必吃「8大飲食」降體溫!  「這食物」排汗解熱兼顧營養價值

夏天必吃「8大飲食」降體溫! 「這食物」排汗解熱兼顧營養價值

近期連日高溫連續飆破36度以上,若沒有定時攝取水分、或暴露在室外環境太久,可能導致脫水、熱衰竭,進而引發中暑。生活中可攝取哪些食物,有助於調節體溫、排解暑氣?研究表明,特定食物確實富含水分、並擁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若民眾自覺飲水不足、暑氣難消,可嘗試攝取以下8種食物。

閱讀更多 »
內分泌失調害你變胖?  醫揭真相:根本沒有「易胖體質」!  做對3件事才會瘦

內分泌失調害你變胖? 醫揭真相:根本沒有「易胖體質」! 做對3件事才會瘦

「醫師,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有易胖體質?」這是許多民眾在減重門診開口的第一句話。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蔡明劼醫師表示,從嚴謹醫學角度而言,並沒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只有「內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內分泌疾病有明確的檢驗診斷標準,確實可能造成患者肥胖,但並非是多數人體重上升的主因。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