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缺「鎂」不只會影響睡眠?  醫曝高風險群:外食族、便秘族都上榜

身體缺「鎂」恐糖尿病、憂鬱症上身! 醫點名:外食族、易便秘都是高風險族群

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鎂為國人普遍攝取不足的礦物質。多數民眾以為缺乏鎂至多只會影響睡眠,但其實鎂參與身體相當多的機轉,如血糖、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組織等功能;更有諸多研究顯示,長期缺鎂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經痛、憂鬱症、哮喘有關,因此民眾切勿忽視缺乏鎂的嚴重性。

閱讀更多 »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改善原則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飲食改善原則

近日自覺身體「怪怪的」,去醫院檢查卻沒有診斷出任何異常,且於假期、放鬆狀態時,身體的異常感就會自動消失。若民眾遇到類似的狀況,需要注意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分析,自律神經失調者經常會自覺大病沒有、小病不斷,並合併有「渾身不對勁」的感受。

閱讀更多 »
補班日壓力過大如何調解?  心理師授訣竅:焦慮時做「1件事」平復情緒

補班日壓力過大如何調解? 心理師授訣竅:焦慮時做「1件事」平復情緒

不少上班族此週需要「補班」,才休息一天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不免令人覺得喘不過氣、提不起勁。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適度的壓力確實能夠激發潛能,亦為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不過,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臨床上也不乏有許多類似的個案。

閱讀更多 »
經常排便不順必看!  醫曝1水果下肚立馬「狂洩千里」:比吃瀉藥還有效?

比吃瀉藥更能幫助排便? 醫曝1水果或成「解便神器」:腸胃不適也一併改善

定期攝取蔬果對腸胃健康的提升可謂人盡皆知。不過,哪些水果種類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現代人的「便秘」問題?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指出,根據近期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刊載於《美國胃腸學期刊》(AJG)的研究成果,提出「綠色奇異果」確實能顯著改善便秘。

閱讀更多 »
「男男」性行為容易長痔瘡?  痔瘡、瘻管差很大?  醫:1種人最適合開刀

「男男」性行為容易長痔瘡? 痔瘡、瘻管差很大? 醫:1種人最適合開刀

男男族群喜歡從「後面來」,不只要當心「菊花殘,滿地傷」,還可能會增加痔瘡風險?琳安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表示,目前對於痔瘡的看法較普遍的是「痔瘡軟墊學說」,危險因子主要與體質有關,可能增加腹內壓的生活習慣如纖維攝取過少、久坐久站、排便過度用力也可能增加痔瘡機率。盧延榕醫師指出,從文獻統計來看,肛交並不會增加痔瘡發生率。但是如果本身有痔瘡且處於急性發作期,肛交可能造成痔瘡出血與疼痛加劇。另一種與肛交關係密切的大腸直腸外科疾病是「肛裂」,多因肛門括約肌太緊、嚴重便秘、大便乾硬造成。男同志或進行肛交者在肛交時要當心引發肛裂加劇。

閱讀更多 »